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国企亏损的原因究竟在哪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7日 13:52 珠江晚报

  2005年我国国企亏损额达到1026亿元,同比增长56.7%。亏损额接近1998年巨亏时的水平,是历史上第二个亏损高峰,亏损额增幅则创下了近16年来新高。(见昨日《新京报》)

  前几年,媒体上充斥着各大国企扭亏为赢的利好消息,仿佛我们的国企已经找到一条脱困之路。现在看来,那不过是有些人在营造国企改革成功的幻象而已。

  有意味的是有关专家对今年亏损原因的归咎。只可惜,四大原因中没有一条归咎于企业的自身经营管理不善问题,仿佛国企管理者都是天使。

  归咎的指向很明显,那些国企亏损是因为成本上升,价格未市场化——只有提价才能解脱亏损高峰中的国企。噢,原来这个“亏损高峰”是在为又一批公共产品的涨价吹风点火!

  最初对国企亏损的归咎,是强调国企的政策性负担过重。说国有企业是集生产、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社区管理职能于一身的“社区单位”,称国有企业肩负着提供财政收入、稳定就业、实现国家发展战略、提供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等多项政策目标和社会职能——负担这么重,当然会亏损了;要扭亏为赢,当然要减负了。在扭亏的名义下,下岗分流、剥离

不良资产、对企业进行补贴、提供优惠等措施无所不用其极。

  好,这几年国企扭亏手段已经无所不用其极,再下岗企业就没人了,再剥离银行就要崩溃了,再补贴、再优惠国家也承受不了、全民也不答应了——这种情况下,扭亏还有什么新的合法性?众里寻她千百度,“成本升高”成为新大陆!于是企业开始哭穷,专家开始为“涨价式扭亏”论证合法性。无论如何吧,亏损的原因全来自外在。“第一次高峰”是把扭亏成本推向了国家和工人,此次扭亏成本则指向了全民,试图以普遍性的涨价来扭亏。

  我真不知道,在绝大多数国有企业生产成本处于一堆糊涂账的情况下,有什么资格把亏损的原因归咎到成本上?

  我也不知道,在企业未有充分的理由让公众信任自身经营管理制度的完善性时,又有什么资格把亏损的原因都指向了外部,把扭亏成本都推向老百姓?

  曹林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