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国企为什么赢利又为什么亏损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7日 11:40 南方都市报

  经济人之苏振华专栏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5年我国国企亏损达到历史第二高峰,达到1026亿元,亏损额增幅创下近16年来新高(《经济参考报》昨日报道)。1026亿元是一个什么概念?去年中央财政用于科教文卫等方面的支出是1168亿元,取消前的全国农业税总额大约是300亿元,也就是说,1026亿元大致相当于国家一年的公共事业支出,是8亿农民创造的税收总额的3倍多。

  但是,单单就这则消息而言,其实也并没有什么太值得挖掘的新闻效应,国企几十年就是这么一路亏损过来的,国人早就见怪不怪了。可是,与此次“亏损高峰”相对峙的还有另一座“高峰”。前不久财政部宣称,2005年中央企业实现利润6413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同是国企,亏损与盈利同创新高,有必要挖掘造成这种天壤之别的深层原因了。“利润”是如何产生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曾给出经典分析:如果是在完全竞争的市场里,每家企业都只能是以同样的平均成本定价,市场不会接受高出平均成本的价格,完全竞争的企业是无法获得利润的。利润之所以能够产生,必定是突破了完全竞争的市场格局,这就需要企业家凭借其创新能力来发掘能够为市场所接受的新产品,在原初的发生学意义上,利润只可能是来自于企业家的创新。当然,要是干的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店的买卖,企业挣钱就变得非常容易了,只需要控制住产量,让产品供不应求,就能够大赚特赚。前一种情况,利润来自于创新;后一种情况,利润来自于垄断,由此产生的利润,其实并不是一种增量财富的创造,而是一种财富的转移,比如说,某产品如果是在充分竞争的市场里售价是2元,因为人为造成的供不应求市场价格是10元,其中的差额只是一种财富从买家向卖家的转移。

  6000多亿的央企赢利是如何产生的?去年的赢利央企主要集中在行政垄断型的资源行业,如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利润即占全部央企利润总额的一半,赢利原因则是赶上了一波油价大幅上涨、想不挣钱都难的大行情,其利润的产生和石油大亨们的“创新能力”毫无关系。

  而创造了“1026亿元”亏损的国企,则只可能是两种情况,要么是垄断性行业,要么是竞争性行业。如果仍然有从事垄断性行业的国企也为“1026亿元”作出了贡献,那就叫人无话可说了。当然,我比较相信亏损的国企绝大多数从事的都是竞争性行业,因为国家统计局对亏损“1026亿元”给出了四个原因:产品成本上升较快、价格机制尚不完善、产能过剩效应开始释放、通信设备等行业的企业缺乏核心技术。这些“原因”固然都是事实,但根本不足以为巨额亏损进行合理性辩解。去年中国GDP增长率是9.9%,宏观经济仍然是高速增长,可以认为,总体上而言绝大多数企业还是赢利的,“产品成本上升较快”根本不成其为应该亏损的理由。至于所谓“核心技术”,众所周知,民企华为技术已成为世界通信行业的巨头,其核心

竞争力就是来自于企业自身的“核心技术”,为什么华为能拥有“核心技术”而国企却没有?对于从事竞争性行业的国企而言,与民企面对的是同样的市场格局,1026亿元的亏损则清晰地表明,目前国企经营的事实就是,除却行政性垄断,国企的市场应变能力普遍不强。

  但是,正如熊彼特的解释,竞争性行业也仍然可以产生利润,关键在于经营企业的企业家要有足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会从天上掉下来吗?不是,创新能力是外部环境挤压和内在激励综合作用之下的行为反应,面临同样的外部环境时,内在激励就会起关键性作用。中国的国企缺乏的就是这种企业家的内在自我激励,激励只能是来自于企业家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全部责任,前两年

财政部核销了4000多亿元的国企坏账,而新近产生的1026亿元亏损同样也无须国企经营者负责。根本性地解决国企经营困境,理论解释和历史经验都表明,除却企业产权改革,根本就没有第二条出路。

  (作者供职于

浙江大学公管学院)

  专栏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