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外资技术溢出效应不明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4日 12:09 新经济导刊

  跨国投资也可能对本地企业技术能力的培育造成负面影响,抑制本地企业的研发活动

  文/吕刚

  根据国外已有的理论研究,跨国投资对东道国技术进步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技术转让和技术溢出(又称技术扩散)。

  技术溢出属于跨国投资的外部效应,主要通过四个渠道增强本地企业的技术能力。一是后向和前向联系,即外资企业与东道国本地的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联系,例如前者为后者设立更高的技术标准、提供产品质量控制的经验。二是人力资本流动,即外资企业培养出的高素质人才流动到本地企业中。三是竞争效应,即外资企业加剧了东道国的市场竞争,促使本地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加快应用新技术、发展新产品。四是示范效应,即外资企业的先进的管理模式或新产品为本地企业提供了模仿的对象。

  不过,跨国投资也可能对本地企业技术能力的培育造成负面影响,一是可能造成本地企业过度依赖引进现成技术,失去

自主研发的动力,二是外资企业可能凭借品牌、技术、资本等优势,在东道国市场获得垄断地位,从而抑制本地企业的研发活动。

  分析

  不少国外学者通过计量模型对跨国投资与东道国内生技术能力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典型的方法是在生产函数的框架下分析外资在行业经济中所占比重与本地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不过,研究的结论并不一致。有的学者发现外资对东道国本地制造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并据此认为技术溢出确实存在。同时,也有一些学者发现外资并未明显提高本地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从而认为技术溢出未必会在所有行业发生,它还取决于本地企业原有的技术能力和东道国市场的规模。

  国内已有的对外资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主要采取了企业问卷调查的方式,时间较近的主要包括江小涓(2002年)对北京、上海、深圳、苏州127家三资企业的调查,以及王春法(2003年)对北京、上海、苏州、东莞近400家三资企业的调查。在跨国公司是否把较先进的技术转让给了三资企业的问题上,两项研究都得出了肯定的结论,但在技术溢出问题上,结论则存在矛盾。江小涓的调查显示有58%的样本企业拥有本地供应商,而这其中又有69%的企业通过提供技术支持、设立技术标准、参股、合作投资等方式对其本地供应商施加了影响。这一结论支持了FDI具有后向联系效应的观点。而在王春法的调查中,有一半以上的外资企业认为自己对中国技术进步和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贡献一般,认为贡献很大的只有20%左右,超过75%的样本企业与本地企业没有技术上的联系,超过2/3的样本企业从未且并不准备向本地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总结起来,分析结果未能证明外资在行业经济中的比重与本地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外资在中国并没有明显的技术溢出。

  江小涓(2002年)也曾对FDI在中国的外部效应进行过回归分析。她采用的方法是直接考察36个制造业部门在1991~2000年期间的年均增长速度与外资企业在行业工业增加值中所占比重的相关性。在剔除了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木材及竹材采运业、烟草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这六个对外资开放程度较低的部门后,江小涓得到的相关系数为0.0285,说明二者仅微弱相关,外资比重的高低对行业增长速度的影响并不显著。

  原因

  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分析,可以找到外资技术溢出效应不显著的原因。

  首先,跨国公司大多倾向于只向子公司转让技术,主动防止技术溢出以保持自身技术优势。外商直接投资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现代科学技术,但这种国际技术转移在很大程度上被内部化了,即大部分国际技术转让都发生在跨国公司及其在华子公司之间,本地企业从跨国公司获得的技术转让比较有限。

  跨国公司不愿向本地企业转让技术,正是为了使后向联系内部化,防止非自愿的技术溢出,以保持自己在技术上的优势。一般来说,转让的技术越先进,外商就越倾向于采取控股合资企业或独资企业的方式。中国加入WTO后外资企业的独资化浪潮就清楚地表明了这一规律。在中国扩大市场准入、在许多行业放松对外资股权比例的限制后,新建外商独资企业的数量快速增长,且增速明显高于中外合资企业和中外合作企业。2004年,新建外商独资企业占中国当年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比重已从1999年的39%提高到63%。此外,原本占少数股权的外方合作伙伴通过收购中方合作伙伴股权实现控股或转为独资企业的例子也明显增多。

  其次,本地企业过度依赖引进现成技术,消化吸收投入严重不足,妨碍了技术示范效应的发生。虽然没有本地企业的单独数据,但即使将三资企业包括在内,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在1997年到2003年用于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费用平均也只相当于技术引进费用的8%。虽然这一比例在2004年上升到15%,但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以日本、韩国为例,这两个国家用于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费用平均为技术引进费用的7倍。

  消化吸收投入不足的另一个表现,就是企业研发活动中改良成分多,创新成分少,基本还停留在比较低的模仿层次。虽然缺乏本地企业的单独数据,但从总体看,2004年中国专利申请授权总量中74%都是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发明仅占26%。而且,发明的大部分还是由国外主体申请的,国内主体申请的只占37%。(参见表1、表2)

  第三,外资企业进出口依存度高,与国内经济的联系不够紧密,妨碍了前后向联系和竞争效应的发生。外资的大量流入使中国成为了全球重要的加工组装基地,但在华外资企业大多位于跨国公司全球生产链的低端,主要从事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生产,高度依赖进口的机器设备和零部件,并将成品销往海外。这种进口和出口依存度双高的特征使得外资企业与国内经济的联系相对松散,妨碍了技术溢出效应的发生。

  1999年以来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依存度和进口依存度均在40%以上,且呈逐步上升趋势,到2003年已分别达到46%和44%。在外商投资集中的部门,外资企业的贸易依存度还要更高。以电子和通讯设备制造业为例,2003年外资企业的出口依存度就高达77%。

  第四,外资企业的吸引力强于本地企业,FDI的人力资本流动效应不明显。以苏州为例,据苏州市政府研究室在2004年组织的一次问卷调查,在华外资企业的研发队伍较为稳定,人员流动性低,即使有少量研发人员被高薪聘走,大都仍进入其它外资企业工作,很少有加盟本地企业的。

  第五,外资企业在某些行业形成垄断,抑制了本地企业的创新活动。根据国家工商总局在2004年发布的一份报告,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的不少行业已经形成了垄断或寡头垄断。例如,在软包装行业,本地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不足5%,而在感光材料行业,85%的市场份额已被外资企业占据。外资企业的垄断使本地企业被迫退出市场,原有的研发队伍解体、人才流失,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造成了负面影响。

  结论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很不明显,未能对中国内生技术能力的培育起到促进作用。从这个角度看,中国“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在提高内生技术能力方面的效果并不明显,利用外资并非培育内生技术能力的有效途径。鉴于内生技术能力是以本地企业为载体,未来中国科技政策应重点鼓励本地企业自主研发。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