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现代社会应有六大产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3日 15:42 上海国资

  传统的三大产业划分方法显得落后,应有新的适合经济发展趋势的产业划分法来重新界定其产业分类

  张天/文

  产业分类作为一种分析工具,对于人们认知产业经济发展规律,准确把握产业经济发
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1935年,新西兰教授阿·费希尔首次提出三个产业理论,被世界各国广泛接受。这种划分法是以工业时代的产业经济为背景的,那时,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处在以工业化为主导的阶段,划分的依据是物质生产中加工对象的差异性,即第一产业的属性取自于自然界,第二产业为加工取自于自然的生产物,其余经济活动统归第三产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科技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第三产业的作用越来越大,越来越细化,分支越来越多,比重也越来越高。1998年,全世界第三产业比重就已达到63.4%,美国达到72%,中国香港则达到84.7%,显然,原有的划分过于粗宽,需要重新细分。另外,第三产业被定义为第一、第二产业提供服务,也过于简单。其实,随着科技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第一、第二产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现代产业已不是简单的服务和分割利润性质的产业,而是对原有物质产业的重新组合和联结,是全新的创造财富的产业,而且随着联结方式复杂化,产业被重新组合或创造,出现一系列新的产业。

  不少学者也认为,传统的三次产业划分方法显得落后,应有新的适合经济发展趋势的产业划分法来重新界定其产业分类。

  新的分类原则

  我运用最近由上海百家出版社出版的《相器说》一书中的原理,对现代产业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现代经济应该有六大产业。我以为,现代产业的发展是一个由物质逐渐向精神过渡的过程,其发展模式应为:简单物质产品生产—复杂物质产品生产—简单社会精神产品生产(服务)—复杂社会精神产品生产

  在这一模式中,上一级产业涵盖下一级产业,各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决定了整个经济体系的性质。第一产业的对应物是自然产品,自然产品的拥有量决定整个经济的规模和水平。第二产业的对应物是加工品,加工品的多寡及其销售决定工业时代的经济结构。第三产业的对应物是货币,对资本的运作能力决定经济单元的发展方向。第四产业的对应物是标准化交易品种。如证券,它虚拟了所有的经济要素,所有产业都可以在证券层次进行调整。第五、第六产业分别对应的是知识和精神,两者在更高层面整合了所有的经济要素。六大产业同时存在,关键的因素是它们之间的比例。(见表一及表二)

  六大产业

  我认为,与宏观经济六大发展阶段相对应,现代经济由六大产业构成。

  第一产业为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矿业等,对应的是人类生存必需的基本物质产品。

  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已经摆脱了原始的体力劳动,实现了现代化,农业生产要素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产生产业内的相变。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生产过程机械化。先进设备代替了人力劳动,产前、产中、产后大面积采用机械化作业,选种、育秧、耕地、播种、施肥、除草、灌溉、收割、脱粒、烘干、仓储、加工、包装、运输等从种植到餐桌所有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操作,大大降低了劳动的体力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

  二是生产技术科学化。先进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大幅度提高了产品产量、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保证了食用安全。

  三是增长方式集约化。转变了传统农业粗放式经营,摒弃传统的粗耕简作,推广现代的精耕细作,在化肥、农药、灌溉等方面投入的边际效益递减、生产余地变小的情况下,将增产基点转到挖掘内部潜力上来。

  四是经营循环市场化。市场成为农业经济运行的载体。面向市场组织生产,投入—产出—消费的经营循环在市场上得到实现,自给自足转变为商品交换。

  五是生产组织社会化。立足于整个社会设计组织生产,农业生产与流通活动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与社会有关部门、市场主体有机结合了起来。

  六是劳动者智能化。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人具备现代化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水平。

  第二产业是工业(制造业)、建筑业、自来水、电力等,指需要经过加工从自然界获取原料以生产新产品的产业,对应的是工业产品。

  如果说第一产业生产的是大自然提供的一次性产品,第二产业则是生产多次性产品,在对自然界原料加工的基础上,生产出全新的产品。每一次生产,都是创造。

  从传统工业到现代工业,第二产业已经发生了数级相变。科技的发展促进了相变的速度,提升了工业能级。第二产业的相级越来越多,提供的产品越来越精细,丰富。这一过程可以用下列路径表达:

  采矿业生产原料—冶金业提炼成加工原材—装备业加工成各类机器—制造业生产出产品—各行业再进一步细化生产各类产品

  这其中至少发生了五级相变。上一级产品成为下一级的原料,并进而生产出全新功能的产品。这一链条越长,表明工业越发达,创造的产品价值越高。

  第三产业为(传统)信用产业,即以货币资本为主要对应物的相关服务产业,核心是银行。具体包括银行(传统业务)、保险(传统业务)、商业、房地产、邮电通讯、交通、仓储、地质勘察、贸易等。

  第三产业作为舒适经济、资本经济,建立在传统工业经济基础上,以金融信用为纽带,以服务为内容,物质经济要素间形成庞大的中间经济体和中间行业,使经济多维化。

  该产业有六个特点:第一,经济单元联结趋于复杂化,企业形成集团;第二,第二产业大发展,实现工业化,成为主要产业;第三,金融等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并与生产企业融通;第四,经济出现周期化运转,政府调控力度加大;第五,社会保障体制基本建立,劳动条件有较大改善;第六,相关经济法规全面建立,信用制度逐步建立。

  信用产业将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个方面,包括生产关系。所有的财富,所有的生产活动,所有的生产关系,都可以通过资本来体现。

  第四产业为虚拟产业,是在信用经济基础上,以资本化定价为基础,将社会资源全部标准化、证券化、资本化,包括产权、劳动力、土地、厂房、机器、技术、知识、资金等,在实物经济之上建立了多维、多层次的数字经济,使经济呈指数状放大。

  主要包括货币市场、外汇市场、证券市场、期货市场、现代保险市场、其它多层次资本市场(包括产权市场)、相关服务产业等。

  该产业有四个特点:第一,微观经济单元标准化、证券化、资本化,任一行业的企业都可以表现为一定标准的证券和资本;第二,资金在虚拟结构中快速流动;第三,金融高度发达,经济控制难度加大,容易出现经济泡沫;第四,经济周期加快,容易暴涨暴跌。

  第三产业虽然放大了社会生产,扩张了整个经济结构,但社会基本的生产环节、生产关系各要素都还保持着相对稳定。第四产业将经济标准化、虚拟化后,所有的生产环节、生产关系各要素都被细分、标准化,就像物质被细化到纳米阶段后,整个经济属性发生了质的变化。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的界限被打破,经营者和所有者发生了分离,生产资料、生产过程、产品等都表现为虚拟的证券,经济结构在新的要素作用下发生了重组。

  这是一次革命性的变化,对经济跨越地区、信仰、种族,实现世界性的组合提供了条件。

  第五产业为知识产业,以知识为对应物,以信息、网络为手段,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包括信息业、教育业、综合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事业、邮电通讯等。

  该产业有八个特点:第一,经济联结复合化、交叉化,生产、流通、服务相互融合,形成经济综合体;第二,经济区域化、全球化,跨国公司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第三,经济知识化、虚拟化、网络化;第四,经济单元标准化、证券化,社会的绝大部分领域包括政治、精神、文化领域,几乎都可以通过股份化方式变现;第五,经济超前化,期货市场大发展,信用贷款未来可以提前变现;第六,政府行政功能逐步减弱,市场管理功能有所加强;第七,市场环境空前改善,经济法规完善,诚信制度建立;第八,中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主要阶层。

  第六产业为精神产业,可称为享受产业,休闲产业,对应物为精神文化产品,包括现代餐饮、社会服务、卫生、体育、社会福利、文化艺术、广播电影电视、旅游、国家和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等。

  第六产业主要有四个特点:

  第一,物质已经达到了相当丰富的程度、人们不再为了占有物质而全力以赴,而是追求精神享受;第二,精神产品的价值数倍、数十倍于物质产品,财富的多少以精神产品的拥有量来衡量,物质资源的分配以精神资源的分配为依据;第三,精神经济化,经济精神化;第四,社会保障完善,劳动条件优越,劳动逐渐成为一种享受。

  吸附功能

  在分析六大产业融合比例时我发现,随着产业升级,低级产业对应物的价值不断下降,高级产业对应物的价值不断上升,而投入到其中的劳动量并未有大的变化。这是什么原因?

  有分析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高级产业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了,所以价格就高。这可以作为高级产业产品升值的一种解释,但如何解释低级产业产品贬值原因呢?另外,附加值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我认为这是资本和产业所具有的虹吸现象造成的。假定在一定时期,一个经济相体的经济总量是一定的,如果高级产业产品定价高,出于平衡,低级产业产品定价就只能低,这其中的劳动量并未发生转移,只是高级产业吸附了低级产业的价值。高相极产业具有吸附低相级产业的功能。在高相级产业成为经济相体的主导产业后,低相级产业的功能依旧,但其价值却被高相级产业吸附了。这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并非突然实现的,给人的感觉不是那么强烈。一段时间后突然回望,就会感到惊讶。

  相应的,高级别资本(如文化资本)对低级别资本也有吸附功能。资本的附加值问题,即资本附加的文化、精神含量,其实是一个高级资本吸附低级资本的过程。吸附高低取决于高级别资本的自身质量和环境。高级别资本的打造在于吸附其它资本的设计。

  知识产业和精神产业也可以运用这个方法。标准化的产权中有物权、债权、

知识产权和精神产权。经济相器处于较低阶段时,物权的比重较高,知识产权和精神产权比重较低。随着经济的发展,物权比重逐渐下降,知识产权和精神产权比重逐渐上升。当知识产权比重超过50%时,经济相器就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当精神产权比重越过50%时,经济相器就进入到了精神经济时代。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