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平衡难题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3日 11:09 和讯网-《财经》杂志 | |||||||||
2月贸易顺差大幅减少,并不意味着今年贸易顺差会大大缩小;内需增强的迹象目前也没有出现 □本刊记者 楼夷 曹海丽/文 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对外贸易数字,引起了国际关注。
据3月中旬的海关统计,今年2月,中国实现贸易顺差24.5亿美元,大大低于1月的94.9亿美元,也低于去年同期的46.2亿美元。海关总署的声明特别强调,“这是自2004年8月以来单月顺差最少的月份。” 若在数年以前,顺差大幅减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坏消息,今天却不啻为“及时雨”。在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再起,人们纷纷揣测下个月美国财政部长斯诺会不会直称中国为“汇率操纵者”;在欧洲,中国企业刚刚在鞋类反倾销诉讼败北,又面对德国和意大利的家具行业反倾销威胁。《华尔街日报》认为,顺差“出人意料地大幅减少”,将使中国政府得以暂时抵挡美国因贸易逆差而对中国施加的重压。 对中国来说,无论国际贸易摩擦加大,还是国内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弊病日显,均表明依靠外需拉动经济增长难以长期维持。就此,刚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实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并提出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目标。此前,200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将努力改善贸易不平衡状况作为今年的重要任务。 这必然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造成贸易顺差既非一日之寒,实现贸易平衡亦非一日之功。 格局未变 对于2月的贸易顺差降低,许多经济学家归之于设备和原材料的大幅进口,但并不意味着今年年内贸易顺差会大大缩小。“到目前为止,大的基本格局没有什么改变;结构并没有动,能源价格没有调,招商引资政策没有改,汇率也没有改。”高盛亚洲首席经济学家梁红说:“我们认为,2006年贸易顺差肯定还将达到1000亿美元。” 贸易格局未变。在美国人看来,解决贸易平衡最简单有效的手段就是提高汇率。尽管去年7月中国实施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机制后,人民币汇率有所上升,但在美方看来远远不够。今年2月底,美国财政部长约翰斯诺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专访时,再度呼吁中国增加人民币汇率机制的灵活性。美国国会议员激烈地抨击中国汇率政策,数度被推迟的向中国商品征收27%税收的汇率报复提案,将可能于3月底表决。 中国则基本封闭了人民币汇率剧烈调整的想像空间。在3月14日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表示,“那种行政性的、一次性的使人民币或升或降的事情不会再存在了,也不会再发生出其不意的事情了。” 尽管承认汇率对贸易不平衡的影响,但更多经济学家认为,内需不足才是导致2005年巨额贸易顺差的根本原因。 “通过提高汇率来解决贸易顺差在理论上是可能的。”瑞士信贷(香港)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陈昌华对《财经》说,“但是中美生产成本差别那么大,如果要靠汇率调整,就必须提高汇率至少20%到30%,”这显然是短期内不可能实现的。 增加进口而非限制出口 贸易平衡问题最直接的解决思路,是限制出口或者增加进口。众所周知,中国不通过限制出口来减少贸易顺差,其关键问题在于劳动力就业。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商务部长薄熙来强调,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应该从增加进口着手,而非限制出口。“出口的背后有很多职工的就业,因此我们仍应该鼓励出口。”他更表示,商务部正在研究加大进口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同时将引导企业通过创新来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 这一思路得到企业界的赞同。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以纺织业为例说,“中国劳动力过剩,参与国际资源配置,解决就业,是必须的。” 杜认为,出口企业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来发展自身,或者向海外投资,对于解决贸易平衡也有作用。 “去年、前年我们就在抓这个(贸易平衡)工作。”浙江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厅长冯明告诉《财经》。作为出口大省,浙江面临贸易摩擦、资源要素的约束等压力不小。2005年浙江省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073.89亿美元;其中出口为768.03亿美元,进口为305.87亿美元,贸易顺差高达462亿美元。 冯明说,浙江省一般性贸易比重占了80%,而加工贸易比重较小。她认为,可以通过引进资源、技术、设备和人才来提升企业。此外,还可以引导和鼓励企业走出去,到海外投资。近两年,浙江一直在做服装、家电、机电产品、汽车等行业“走出去”的工作,“走出去的企业数量全国第一。” 同时,政策的扶持内容也有所调整。她举例称,过去对创汇给予奖励,现在不再奖励创汇,转而奖励研发和品牌出色的企业,“比例在逐步上升。” 宁波市副市长余红艺认为,在贸易平衡这个问题上,政府不要给出过多的硬性指标,而应为企业的经营创造更好的环境,从利率、汇率、税率、价格传导机制和信息反馈机制这些方面来使企业更好地发展;“该赚的我们还是赚,该进口的还是进口。” 内需难振 对于如何通过政策调整来减少贸易顺差,呼声最高的是取消外资企业“超国民待遇”,内外资税负并轨。此外,一些经济学家也提出,需要调整能源价格机制。由于国内成品油与原油价格倒挂的定价机制,2005年成品油大量出口,成为当年中国贸易顺差的特殊影响因素。 许多专家认为,无论内外资税收并轨、出口退税机制还是能源价格机制的调整,尽管有助于减少中国贸易顺差,但不会改变贸易不平衡的整体格局。 “优惠政策或者政府的压力也许有一定效果,但效果有限。”摩根士丹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说,“还是要从需求上解决问题。” 谢国忠认为,扩大内需可以采取多种手段。比如,可以通过发债支持农村发展,在五年内,把对农村的支持从2005年的3000亿元提高到1万亿元,可以帮助减少一半贸易盈余;在五年间将最低工资标准增加两倍,则可以减少另一半贸易盈余。 2006年初,央行公布了货币政策的预期调控目标,即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狭义货币供应量M1分别增长16%和14%,全部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2.5万亿元。对此,专家分析,今年的货币调控目标旨在为扩大内需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货币环境。 但至少在目前,依然没有内需增强的迹象。 央行近日公布的“2006年一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综述”显示,居民的消费意愿在连续三个季度下降后,本季更跌至历史新低。同时,城镇居民的储蓄意愿高位盘整,至2月末,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同比增长18.3%,仍然是令人印象深刻的高增长。-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