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性议题中找到共同语言 中俄蜜月期又来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0日 18:11 和讯网-《财经》杂志 | |||||||||
中国与俄罗斯在一系列全球性议题中找到了共同语言 □本刊记者 黄山本刊实习研究员 郑则仁/文 3月2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将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普京此行,将为中国启动“俄罗斯年”及中俄经济工商界高峰论坛揭幕。这也是普京本年度第一次访问中国——今年夏天,上
于中方而言,年初,中国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在参加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就职仪式期间,同普京也进行了会晤;再早半年,则是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赴俄罗斯观礼二战欧洲战场胜利60周年庆典。 仅从最高层外交互动之频密即可知——中俄关系的“蜜月期”来了。 这不仅仅是由于中国于2006年启动了第一个“俄罗斯年”,也不仅仅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已届十周年,还因为传统双边关系范畴之外,中俄两国的战略互动开始覆盖新领域:能源安全、反恐以及防不扩散——崛起中的大国中国与恢复中的大国俄罗斯不仅要和睦相处,还在一系列全球性议题中找到了共同语言。 与此同时,在2001年反恐战争以后,在涉及双边战略利益的重大问题上,俄罗斯同西方特别是美国的关系首次出现持续且重大的不和谐。 去年上海合作组织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行峰会,会后发表的《元首宣言》指出,阿富汗的反恐军事行动已结束,以美国为首的反恐联盟各国应确定从中亚撤军的期限。此举显然针对美国在中亚腹地的驻军,也是相关各国对于俄罗斯周边的亲西方“颜色革命”的一种反应。此外,在伊斯兰极端组织哈马斯意外赢得巴勒斯坦议会选举后,俄罗斯邀请哈马斯领导人访俄,使美国认为俄偏离中东和平问题四方达成的行动一致原则,是对恐怖组织的纵容,不利于美国苦心打造的、针对恐怖主义的“自愿同盟”(the coalition of the willing)。 而在能源安全方面,西方对俄罗斯今年初以天然气作为政治工具、干涉邻国乌克兰的政策选择的一幕仍记忆忧新。随着俄政府加紧控制能源行业,西方对俄日后以能源供应作为外交武器的忧虑加深。 即使在目标大体一致的反不扩散领域,近期的伊朗核危机,也显示了俄同欧盟特别是美国在处理方式上的明显不同。据3月14日《纽约时报》的报道,在伊朗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后,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形成以俄中为一方、美英法为另一方的两种意见。前者希望给予伊朗更多的时间,尽可能在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框架下解决此次危机,因此仅要求安理会通过对伊朗核问题表示关注的简短声明;后者则主张安理会通过一份措词强硬的主席声明,并在声明中提出包括使用制裁在内的更强硬措施的可能性。 实际上,尽管伊朗在3月12日首次公开表示拒绝俄罗斯提出的在俄领土上建立俄伊浓缩铀联合企业方案,但俄罗斯仍未放弃该方案,希望在伊朗所关心的诸如该方案是否意味伊朗永久放弃在本国领土上浓缩铀的权利,以及伊朗科学家在浓缩铀项目上的参与程度等问题上找到共同点。与之对应,在俄外长拉夫罗夫3月7日访问美国期间,美国务卿赖斯明确拒绝俄提出的允许伊朗保留小规模核浓缩研究的试探性方案,显示在浓缩铀问题上毫不妥协的态度。 在奉行“双头鹰”东西双向外交的俄罗斯看来,在同西方关系出现裂痕时,适时适度的往东看成为自然选择。 在伊朗核问题上,俄中在伊朗都有巨大的经济和政治利益。2004年10月,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与伊朗签订了为期25年、价值上千亿美元的合同。据此,中国将从伊朗的亚达瓦兰油田进口2.5亿吨液化天然气,该油田同时每天向中国出口15万吨原油。俄罗斯在伊朗的布什尔核电站则投资8亿美元,此外还拥有包括出口武器在内的巨大经济利益。 避免安理会出台包括制裁在内的强制性措施,是中国、俄罗斯两国的优先考虑。普京选择此时访华,可以同中国领导人有效协调两国在伊朗核问题的立场,协商既可以满足伊朗核能要求、又可减轻西方疑虑的方案。而通过元首外交体现出来的意志以及行动,无疑增加俄中处理此次危机中所扮演角色的分量。 在反恐方面,俄中更多地借助上海合作组织这一多边机制,来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在这一多边框架下,发展了2002年的中国同吉尔吉斯斯坦的双边联合反恐军演,在2003年首次举行多边联合反恐军演。据中国国防部同俄国防部2004年7月签订的联合军演备忘录,两国在2005年8月举行了联合军演,同时邀请了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以及观察员国观摩。 借助多边机制的好处之一,在于避免组织内任何一方单独的军事行动成为西方攻击的靶子。比如俄罗斯在车臣的军事行动曾被指责侵犯人权,被要求以政治对话而非军事手段解决问题。而蒙古、巴基斯坦、伊朗和印度成为上合组织观察员的事实,有助于将该组织的活动范围扩展到南亚次大陆。对俄罗斯而言,这将有效对冲北约东扩给俄周边安全局势带来的不利影响。所以,随着上合组织在俄安全战略棋局下分量的增加,通过访华,普京可以同中国——该组织中的又一核心国——一道强化除俄西部边境以外的其余周边安全态势。 在能源合作方面,普京总统今年初宣布,中俄石油管道的最后方案将在今年4月敲定,夏季开工。中国经由铁路运输从俄罗斯进口原油近年方才起步,但增长迅猛,仅2005年即达1200万吨,约占当年中国全部原油进口量的10%。对俄罗斯而言,向中国出口石油不仅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也有利于加强俄同中国的利益相关点。 值此之时,中国首个“俄罗斯年”启动,不仅为两国人民重新回顾半个世纪前中苏关系“蜜月”提供了一个机会,更成为首脑间纵横捭阖的契机。- (本文刊于06年3月20日出版的《财经》2006年第6期)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