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提高最低工资水平能有效缩小中国贫富差距吗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0日 09:32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王宇新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6年会”预备会包括多场专题讨论会。第五场讨论会由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主持,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前美国总统老布什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迈克尔·伯斯金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诺贝尔奖获得者、前美国总统克林顿的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就“市场经济中的社会政策”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如何有效缩小中国的贫富差距?

  林毅夫:在“

十一五”规划中,中国政府提出了一个有关最低工资水平的措施,希望可以有效地缩小贫富差距。但是有人对此感到忧虑。如果最低的工资水平太高,也许会减少一些失业,但是有人认为,我们应该使用冷静的税收制,要不断地减少税收之间的差距,然而,这可能会影响到我们的激励措施。对于中国来说什么样的政策是比较恰当的?什么政策能够有效地缩小贫富差距?

  斯蒂格利茨:在美国,一方面,我们针对最底层的人们提高了最低工资。因我们曾担心,通过推出这个方法,可能会对我们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结果是,我们对最低工资进行了恰当的增加,但并没有出现不良情况,证明这个计划非常好,如果有更多的资金,我们会继续扩大这个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提升最高收入人群的税收,使得贫富之间的差距缩小。

  伯斯金:对有高税收负担的国家来说,它在平衡方面做得非常不好。换句话说,研究表明,美国三分之一的人口面临的税收负担很高,所以我们必须非常谨慎。例如,在税率和经济增长方面存在负效益关系。

  中国想进行额外的税收增收,又想保持高速的发展,必须非常谨慎。因为你们要求经济发展,就像一辆高速的列车,不可以使自己的速度非常缓慢。所以我们建议,你们的税率不可以定的太高。

  斯蒂格利茨: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国家在劳动力或者法律方面做得比较好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到,GDP所强调的人类发展的指标,有的国家非常强调教育,有的有较高的福利水平,他们所运作的系统不仅仅涉及到GDP发展速度,也涉及到所有的社会指标。另外还涉及到社会平等指标,涉及到创新等等其他因素的水平,这是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必须要考虑的指标。

  高等教育要不要进行私营化?

  林毅夫:把初等教育以及中等教育免费提供给所有的城镇农村,是我们中央政府近期做出一个承诺。在我们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情况:1998年,中国入学人数有440万人,而在2004年时,猛增到1340万人,入学率非常高。我们对于教育方面物质支持只是翻了一番,可是学生的人数翻了四番。这个差距是靠学生本身交纳的学费来进行弥补的。但是学费的增加,对很多的家庭造成很大的负担。一些学生由于支付不起而被排挤在外;对于无条件入学的学生,虽然政府有一些项目,但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有很多学生即使得到了这些贷款,毕业了却不偿还贷款。因此,我们是否应该遵循私营的服务?如果在我们高等教育方面出现这样的私营服务,政府要不要参与?

  伯斯金:我们对学生接受高等教育非常支持。原来我们很多的公共学校是由州进行有关补贴,有的是由联邦政府做出的针对贫困学生的补贴;另外在公共教育体系,尤其是在高等教育方面,提供许多贷款给学生。在过去的二三十年中,主要是针对哥伦比亚、哈佛这样昂贵的学校,大概提供了近32000美元的学费补贴。

  斯蒂格利茨:我认为这是和谐社会很重要一个方面。我非常赞成迈克尔·伯斯金刚才谈到的问题。在美国,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富裕的大学(如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虽然在中国是无法复制这些学校的,在这些大学中,大量的学生是自己付费,还有一些学生可以得到奖学金。所以,这些学校要求学生有很雄厚的经济基础。这些所谓的“常春藤学校”的另一个特点是,这些学校并不提供给美国社会各阶层、各背景子弟均等的待遇。我们有一些计划,即增加少数民族子弟进入这些学校的可能性,但是在这一点上我们并没有完全达到目的。

  至于中国将来的发展方向,我认为还是要考虑学生贷款的重要作用。在克林顿政府时期,我们设立了一个很强有力的“政府提供学生贷款计划”,我们考虑到如果一些学生将来挣不到足够收入时,贷款就不用偿还了,这个问题当时我们也很担心。但事实上,我们发现大量贷款没有偿还的学生属于大量的所谓私立学校。这些学校给中低收入家庭的子弟提供许多很好的许诺,但事实上这些学生没有能够得到相应的收入。

  公平优先还是效率优先?

  林毅夫:中国发展现在存在一个公平优先还是效率优先问题。目前有一种观点认为,改革开放到目前为止的阶段,中国主要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现在进入了一个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阶段。当然,也有人反对这样的观点。请问两位教授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伯斯金:公平并不是最好的焦点。我觉得要做的就是非常谨慎地定好目标,然后据此制定出政策,以此改善人们的经济状况。我认为不要搞成把高收入的人拉下来以改变公平的状况。

  但一定要有强硬的经济增长,如果能够改变四亿人的经济状况就是最大的改善。在人类历史上,脱贫这么多人是人类发展的最重要的一步。很多中国人,当然还没有享受到这种改变,所以应该把这种经济发展的一小部分用来谨慎地树立目标,帮助那些贫穷的人,尤其是中国农村地区的人,让他们能够获得更多技能来改变他们的生活水平,这应该是最重要的任务。不要为了搞公平而搞公平,要避免这两个极端,既不要搞的贫富悬殊,也不要搞的大家都穷,所以要非常谨慎地制定比较合理的政策,以经济发展的方式,去掉一些不合理的现象来帮助那些底层的人。

  斯蒂格利茨:我补充一点,在好多领域中,这两个观念并不矛盾,既可以获得经济增长又可以获得公平。譬如,如果小孩没有教育、没有医疗,他们会一辈子受影响,国家也会受损。所以针对儿童的教育,我觉得既要照顾公平,又要兼顾效率。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816,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