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攀枝花正在开始冒险的实验 资源型城市转型困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18日 14:36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勾新雨 四川攀枝花报道

  为占全国城市总数1/4的资源型城市探索一条转型的道路,攀枝花正在开始一个“冒险”的实验。

  记者获悉,攀枝花市政府已为其未来转型设置了三种可能方向:工业立市、区域经济
商业中心、亚热带旅游城市。

  而攀枝花市政府如何妥善处理同中央企业攀钢的关系,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攀枝花市的未来。

  输出资源留下污染

  输出财富留下贫穷

  攀枝花市,海拔1800米,是一座人口50万,位于川滇交界、两江相汇之处的亚热带小城。

  对于这座只有

铁矿石和钢铁厂的资源型城市,攀枝花诉求转型的理由有二:一是避免玉门废都、东川搬迁的悲剧重演;二是为占全国城市总数1/4,占城镇GDP总量一半的资源型城市,探索一条转型道路。

  而这场实验的主要推动者就是该市新任市长、曾在高校执教15年的经济学博士孙平。

  尽管攀枝花拥有曾名列全国十大钢铁企业的攀钢,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重工业城市,但在过去25年里,攀枝花GDP增速却低于四川这个农业大省的平均速度。尽管当地铁矿石资源丰富、稀有矿藏钒占世界近1/3、钛占中国90%,但

钢铁业赖以生存的煤炭资源却仅够开采30年。转型压力日益显著。

  孙平说:“钢城无煤,难以想象!”

  倚在椅子上,穿着朴素的孙平告诉记者,他第一次来到攀枝花,感触最深的就是“输出资源留下污染,输出财富留下贫穷”。

  2005年初,时任成都市副市长的孙平忽然接到调任攀枝花市长的命令。当时正值两节期间,孙平第一项工作就是下乡访贫问苦,结果大吃一惊。农民还住着毛毡搭建的屋子;一些国企职工、下岗职工在贫困线上挣扎;登记失业率高达12%;全市50万人口,吃低保的就有2万人,农村人均年收入低于3000元的还有10万人。而另一方面,贫富分化严重,掌握资源的人收入极高。

  孙平说:“开会的时候代表们怨声载道。”所反映的问题一是居民收入低,二是人居环境差。

  其实在攀枝花,政府并不穷,财政收入占GDP22%,去年达到55亿,四川省内首屈一指。

  孙平说,这实际上是发展模式出了问题。财政不穷百姓穷,没有让百姓分享到改革的好处,这样有些市民就用脚投票。尤其是精英,离开了这座城市。

  在攀枝花开发初期,这里曾是大学生比例最高的城市,北大清华最多一次来了200人。而现在居民素质越来越低,越年轻的越低。50岁以上的不少受过大学教育,30岁以下的就少了。很多人是来投资,但赚了钱就走。

  工业、旅游业之辩

  2月底,新加坡、北京、上海等地20多位规划界知名专家,齐聚攀枝花。专家的观点是,与因石油枯竭而消亡的玉门相比,攀枝花还有未来。

  然而,未来在哪,却又很难说清楚。

  记者在问到孙平时,他也只能概括言之:“攀枝花未来会成为一个有魅力的城市。”

  攀枝花规划局局长黄双华,阐述了几种可能的发展方向。第一,攀钢是工业名片,仍将扮演重要角色,攀枝花要成为资源综合利用的现代工业城市,攀钢产量未来将从600万吨增加到800万吨,但总量不会太大。

  第二,要做川滇交界的中心城市,力争成为区域面积20万平方公里,人口200万的商贸、资金和人才中心。

  第三,要成为亚热带风情的山水园林城市。作为资源型城市,攀枝花去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今年春节黄金周,攀枝花酒店宾馆爆满,旅游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85%。规划局副局长卢海滨还介绍,攀枝花处于大香格里拉中心位置,距丽江仅六七个小时,可定位于区域旅游中转站。

  “旅游业能否成为支柱产业,我心里没底。”孙平说。旅游业去年收入20亿,只占全市产值的2%,不可能靠旅游强市。

  与会专家多表示,工业仍是攀枝花立市之本,“十一五”期间关键是把工业品产业链拉长,做钒钛产品深加工。

  丧失的机遇

  对于攀枝花,实现转型第一个难题就是弥补巨额历史欠账,要用明天的钱来建设昨天的城市基础设施。第二就是妥善处理与占市财政收入一半的攀钢的关系。作为中央企业,攀钢有权自己决定未来规划,但如果攀钢大肆扩张,攀枝花将难以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近几年,攀枝花为了弥补历史欠账,财政支出常常高于收入一倍以上。规划局局长黄双华说,由于忽视基础设施建设,攀枝花现在仍没有高速路,民航刚开通两年,

城市建设必须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为此,现阶段负债可能不可避免,但我们要对负债的幅度进行合理控制。”

  对于地企关系,孙平认为,一个资源型城市如果没有自己的发展思路,对大企业的依赖会很深;另一方面,企业应有社会责任,创造财富以外要创造就业机会,更要在占有合理的环境资源下发展。在这种关系中,政府将扮演守夜人的角色,企业出现问题,一定严格执法,留不得情面。

  除妥善处理同攀钢的关系外,孙平也把希望寄托在民企身上。估计今年民营企业就可能有产品投产,“钒钛产业的主力将是民营企业,他们对市场更敏感,而国有企业在创新方面缺乏热情。”孙平说。

  2005年,孙平曾专门带队考察过包头,结果触动很大。“2000年两地人均指标几乎一样,现在人均差了40%。”孙平说,“我们丧失了一个经济周期的机遇。”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