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单忠东:民企要学会五个共舞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17日 15:16 证券日报·创业周刊

  ——访北大民营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单忠东教授

  本报记者 马玉荣

  去年2月24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业界称为“非公36条”。日前,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欧新黔透露,今年国家还将陆
续出台新的一批“36条”配套文件。为此记者走访了北大民营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单忠东教授。

  对于记者有关“非公36条”颁布以来情况的提问,单教授认为,事实上,“非公36条”颁布以来,民营经济领域的确在发生着与以往不同的可喜变化,各级政府、不同地区和部门也在实施细则和具体行动上一直有动作。同时,达到民营经济在放宽市场准入、打破行业垄断、实现公平竞争等方面的预期目标本身就是深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其复杂性和长期性自不待言。改革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又复杂的大工程,对此,要有充分的认识。对非公经济发展的讨论和认识可以与当年的有关外资和股份制的辩论相提并论。

  根据自己对非公经济的长期跟踪研究和研究院进行的大量实地考察,单忠东教授认为,非公企业最渴望的是能得到公平的国民待遇。对于“非公36条”等鼓励、引导、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非公企业应该说是寄予厚望的,至少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给予了非公经济以平等的“名分”;但非公经济企业家们也是最讲究实际的,他们最终是要看到落实的实际情况,才能相信政策的效力的。同时,非公企业也要紧跟中央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树立

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对于记者关于单教授对民营企业的实地考察,民企有什么声音的提问,单教授顺口答到,“满意和不满意”。去年年底,单忠东教授曾赴福建、浙江12家民营企业进行过考察,以倾听民营企业家的心声。概括讲,他们对宏观大环境,对国家发展宏观形势,政策待遇,民营企业管理,是既满意又不满意。满意主要是指,对中国经济发展态势比较看好,比改革之初政策环境、经济形势、政策待遇基本满意,问他们有什么想法,他们没有不同意见。对大环境担心变吗?他们说客观形势发展需要,不可能变,经济发展改革走到今天不可能变,福建、厦门等几乎90%是民企,这些民企不可能闭门关张。浙江的绍兴、杭州,江苏等几个省份民企占70-80%,深圳大致是国企占1/3,民企占1/3,外企占1/3,开放的省份、富裕的省份不可能变,经济发展很大程度靠民企,社会财富的积累靠这一部分,社会享受这些民企生产的产品,提倡发展多种经济成份,不可能回到计划经济。

  单教授称,他们也有不满意的地方。他说,并不是担心退回到多少年前,而是担心政策的不一致性、稳定性、实施性的问题。担心行业政策涉及到民企待遇问题,非公36条最重要一条是打破垄断,今天市场准入让进航空、医药,朝令夕改。比如陕北石油事件。

  他们还担心具体实施,觉得实施不彻底,慢。国家发改委及时出台了关于贯彻文件的分工方案,涉及56个部门和单位。目前已有10多个部门和单位出台了18个配套性文件,近20个省市区制定了实施意见。

  单教授接着对记者说,不稳定,是指不一致,比如医药,有的省份的工商联领导说,行业政策变化难料。一会儿鼓励民企可收购街道、区

医院,于是几家民企整合收购街道、区医院,开始投资。但过一段时间,又不允许投资医院了。有些地方类似的现象也不少。地方与中央不太一致。出现上述情况,不仅民企倒霉,对国民经济发展也不利。

  对于时下关于改革的辩论是姓资姓社,是否股份制的问题,单忠东教授对记者说,某种程度上是倒退。去年到今年对改革的争论是一种悲哀。辩论所有制问题、仇富心理,其实问题的关键点很简单,是所有制问题还是解决吃饭问题。邓小平曾经说过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现在竟有人表示疑问。我在许多场合也说过,中国目前还是解决吃饱肚子问题,上升高度就是发展是硬道理。当然,东部吃的饱点,生活质量高些,西部吃的不饱点,这就是贫富差距,不合理,但不能因为这个就否定发展。东部虽然富裕些,但与发达国家比,中国还是重工业发展时期。国情调查报告显示,我们还是城市化发展中期,发展仍是硬道理,我国与发达国家还差70、80年。理论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还是公平优先兼顾效率。毫无疑问,肯定是效率优先,先解决效率再解决公平,否则就会退到吃大锅饭时期。

  对于地区不平衡中民企角色的提问,单教授称,有些尴尬。他说,国家百强县中,南方城市入围频率高,如2005年第一名是江苏昆山。经济学家邱晓华总结,地区经济发展背后是民营经济发展,所谓社会越和谐,地方政府越有钱,没有恶性刑事事件,民企是起促进作用,增加地方政府财政实力、转移支付,市政建设也好,安居乐业,促进地区发展。走到西部前面,换句话好象是地区现象,东部民营经济发展,还是体制,政府与企业关系融洽,政府服务意识强,经常把企业放在心上,想着企业要不要贷款?出国谈合作,要不要收购国有企业,要不要上市?实实在在服务支持民企发展。到陕北、东北观念就不太一样了。

  地区差别还表现在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差别。过去政府投入从中央到地方倾向,财政倾斜造成地区差别,资源、生产要素掌管在政府手里,生产要素的分配,体制问题造成资源扭曲使用,造成地区间发展差异,深刻原因是要市场化调节资源分配。

  对于上市融资问题,各民企有什么看法的提问,单教授说,这还是有差别的,比如,浙江华立集团董事局主席汪力成、福建匹克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许景南都说要上市,其目的就是创品牌,扩大资金规模。比如浙江宁波方太

厨具有限公司就不太愿意上市。据说许多知名券商机构多次找过他,但他认为,控制分散化,自有资金足够了,不需要走的太快,希望稳步发展。

  对于记者提出的对民企有什么期望的提问,单教授称,民企学要会五个“共舞”。一是与政府共舞,不要撞在“枪口”上;二是与社会共舞,做好“企业公民”,承担社会责任;三是与市场共舞,搞好国内与国际两个市场;四是与外企共舞,在竞争中实现自身发展;五是与国企共舞,实现共赢。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