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2006年3·15:消费与环境 > 正文
 

走好拉动消费的活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16日 16:17 消费日报

    3月14日闭幕的十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导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诞生了。“十一五”规划纲要中的“九大目标”,为中国老百姓描绘了今后栩栩如生的“好日子”。可以预见,随着科学发展、增长方式的转变,扩大内需,提升消费,将成为今后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积淀的一些突出问题,已成为制约科学发展的瓶颈——投资
和消费关系不协调;部分行业盲目扩张,产能过剩;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缓慢,能源资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加剧;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继续扩大。

  一方面,我们再一次面临着过剩经济的考验。目前,钢铁、电解铝、铁合金、焦炭、电石、汽车、铜冶炼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水泥、电力、煤炭、纺织行业也潜伏着产能过剩的问题。

  另一方面,我们还面临着内需不振的难题。《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表明,2002年以来,经济增长进入快车道,但消费率却持续下降,从58%%降到2004年的53%%,2005年更是降到45%%。

  缓解产能过剩与内需不振的矛盾,将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模式转换为国内消费主导型,需要大智慧、新方法。

  虽然国内消费相对疲软的原因很多,但家庭收入在GDP中所占比重很低,可能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为了推动内需消费,就要让更多的家庭提高收入。这是因为,投资虽是经济增长的直接动力,但投资又需以消费需求作为依归,所以消费才是增长的根本动力。

  要让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新驱动力,首先要外理好内需与外需的关系、投资与消费的关系,由两轮驱动变为投资、消费和外需三轮驱动。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具有巨大的国内消费市场,积极扩大国内需求,是我们的长期政策。虽然消费率仍在持续下降,特别是国内居民消费率尤其是农村居民消费率已经降至历史最低点。但反过来看,这又为我们在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方面,留有巨大空间,使其成为今后经济增长的重要之源。

  其次,要处理好三大产业的关系,由工业驱动带动和数量扩张转向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从三大产业看,实际上,所谓的投资过热和产能过剩问题,其实是结构性的,即都是针对制造业甚至针对制造业的某些产业而言。据测算,由于生产性服务业不发达,我国社会交易成本比国外要高10个百分点,成为影响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在另一方面,广泛存在的看病难、乘车难,以及居民对教育服务和金融服务的不满、抱怨,无不反映中国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因此,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一个途径就是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十一五”规划纲要已经明确提出,拓展生产性服务业,包括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有序发展金融服务业,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规范发展商务服务业;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消费型服务业,包括提升商业贸易服务业,发展住房产业,大力发展国内外旅游业,加强市政公用事业,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发展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

  第三,要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切实走好带动内需和消费的一着“活棋”。

  国家已经把推动消费的中心转向了农村。新农村建设成为当下要务,“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是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的目标。就在两会召开前的2月28日,

商务部在扬州召开了全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专题会议。会议透露,
财政部
将拿出5亿元支持这项工程,国家
开发银行
则将提供100亿元专项贷款,用于农村市场体系建设。

  “农民收入一提高,娃哈哈的销售收入立马就反映出来了。”全国人大代表、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在两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去年12月娃哈哈的销售收入增长了70%%,今年前两个月又保持40%%增长势头。宗庆后说:“增长主要来自农村市场,是农民朋友给消费掉了。”

  “娃哈哈”的实践,生动诠释了消费拉动给经济增长带来的可观效益。因此,只要群策群力,走好拉动消费的“活棋”,就一定能使经济增长转向消费主导型。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