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能否加入国家大工程投资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16日 15:07 每日经济新闻 | |||||||||
曹林 国家发改委官方网站近日披露消息:新建京沪高速铁路项目建议书和新建沪杭磁悬浮交通项目建议书已获国务院批准,该项目将组建京沪高速铁路有限责任公司专门负责项目的建设和运营。积极探索市场化融资方式,吸纳民间资本、法人资本及国外投资,构建多元投资主体解决约1400亿元建设资金。
这条消息引起了网友的热议,网友除了对“高速铁路将大大缩短京沪间距离”的利好充满期待外,还在讨论这样一个问题:说是拓展多种投资渠道、构建多元投资主体,咱普通老百姓在不在“投资主体”之内?也就是说,京沪铁路能不能在国内上市,让国内老百姓也能直接分享一点国家大工程的投资利润呢?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工程,投资肯定不会亏本。 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源于这样一个现实:从交通到基建,从电信到电力,许多像京沪高速铁路这样的“优质资产”和“优质投资资源”,国内普通公众缺乏投资入股分享利润的机会———这些机会要么以垄断的形式被既得利益者独占,要么是以“海外上市”的形式反让国外投资者赚钱,要么就是为了点缀市场化只开放到民营资本这一层次,单个人很难对其进行投资。 前几天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教授曾对“国有企业海外上市”提出过尖锐的批评,指责大中型国企一窝蜂到海外上市,国内投资者无法分享海外上市企业的收益,大量的股东收益是被海外投资者拿走了,导致600亿美元国有资产流失。这种批评很有道理,据国资委统计:2005年前10个月,中央企业累计实现利润4188.9亿元,其中的66%来自中石油、中石化、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海油、宝钢、中远集团7家企业。这7家企业中,除宝钢是在国内上市外,其余6家的优质资产都是在海外上市。 以国有垄断身份“掠夺”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可以容忍;作为国有企业却不与国家分红,消费者也可以勉强容忍;但投资机会只给国外股民,而拒绝国内股民,这让老百姓怎么容忍?许多只会赚不会亏、有着大好盈利前景的国有大工程,在融资体制上与垄断国企有着很大的同构性,国内的普通老百姓缺乏投资入股分享利润的机会。 之所以提出“能否投资京沪高速铁路”的问题,还在于:普通老百姓以低风险进行投资的机会太少了。中国是一个高储蓄国家,国家统计局前不久公布,我国目前储蓄率已达46%,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4万亿元———老百姓为什么把钱存起来?不是因为节约,而是靠得住的投资机会太少。银行存款利息不到2%,低于通货膨胀率,存银行不划算;但股市和基金很不可靠,中国股市平均回报率如何,尽人皆知。 正如经济学家陈志武分析的,中国当下的购房热情所以高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把钱放到安全的地方———房产显然是一种可靠的投资品种,因为它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投资,不存在公司治理问题,相对不易受骗,即使房价不涨,租出去还能得到高于通货膨胀率的租金。 诸种不合理制度的刺激,诸种因素的挤压,使老百姓对优质资产有一种强烈的饥渴感。由于这种饥渴感,有着大好盈利前景的京沪高速铁路一露面,老百姓迫切询问能否投资就很正常了。期待京沪高速铁路能在国内上市融资,让“久处旱灾”的老百姓能分享到一点优质投资资源的甘霖。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