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2006中国慈善排行榜 > 正文
 

用NGO的公信力来吸引企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15日 10:51 公益时报

  王 名

  这两年的慈善家排行榜是有一定的激励作用的,但一定不能往形式化的方向发展。人们走进了一个误区,认为慈善就是捐赠,其实捐赠不过是慈善的一种方式。慈善家排行榜并不是倡导社会捐赠的最好解决办法,它只是和慈善相关的一个非常简单的信号,公益组织本身的公信力才是症结所在。

  企业和个人是有热情的,中国几千年文化中乐施好善的传统一直都在,这一点我丝毫不怀疑。但是在当前的国情下,他们的心里会打上很多问号。企业把钱直接给个人,这样成本会太高;捐给民间组织,他们又信不过;最后他们捐给信得过的政府。但政府的职责是收税,是做福利事业和公共服务事业,决不是慈善事业,任何一个国家都是这样。政府可以鼓励慈善、推动慈善,但万万不可做慈善。慈善一定要由民间来完成。

  事实是,企业的捐赠有大部分给了政府,这其中就存在钱权交易。即使有些捐款给了公益组织,企业也有自己的目的,捐钱还有很多附加的条件。比如捐了钱之后获得一个副理事长的名号。我国近几年平均每年有20亿捐款,其中有多少广告?有多少和政府的交易?企业到底把钱捐给了谁呢?

  我们整个社会都缺乏诚信,民间组织的公信力还不够。在企业家财富迅速积累的同时,公益组织的制度建设还没有跟上。现在的核心问题不是钱捐得不够多,而是法制、行政监督不够刚性。就目前的情况而言,钱捐的越多,问题会越多。公益组织还是靠良心在运作,而良心是守不住的。人们的善心是很脆弱的,一旦公众失去信心,需要一代、两代人来弥补。例如美国几年前联合劝募(United Way)出现的丑闻,一直到现在人们依然对这个组织满怀谨慎。再例如青基会在投资方面的事故,也让人们的善良忽然之间往后退缩。

  这段时间有人跟我讨论是否应该拿善款去投资,我对此持否定态度。慈善和企业运作是有很大差别的,商场上尔虞我诈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市场竞争太激烈,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但百姓对公益事业的信心真的太脆弱了。慈善不是用来经营的,我们应该像保护自己眼睛一样保护公益事业。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