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中国房地产话语泡沫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12日 15:05 经济观察报 | |||||||||
杨乐渝/文 2月15日,我在《经济观察报》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叫“解读中国房地产的话语泡沫”。写此文的初衷,是对近年来围绕中国房地产的恶性话语纷争以及行业“妖魔化”后果的一些思考,并希望借此与读者分享,希望以积极、理性与建设性的态度来共同探讨行业所面临的问题,未料这篇文章也被部分媒体“话语泡沫化”了。
在网络搜索时,发现很多网站都对这篇文章做了转载,而且都标明了转自《经济观察报》,文章的内容并没有太多变化,但标题已然变成“中国房地产的话语泡沫比房价泡沫更可怕”。接下来有诸多网友的评论,有赞成的,但更多的是谩骂与笔伐。我非常理解这些网友的心情,换了我,也可能一看题目就激动。 无独有偶,前一段同样是发表在《经济观察报》的文章“人文地标的价值思考”,在某些网站上变成了“中国房地产进入了地标时代——人文地标的价值思考”。 只要有最起码新闻常识的编辑都清楚,文章的标题与文章内容之间的关系。文章的标题常常是文章倡导的理念,或者说,文章的核心价值。标题变了,阅读者的心理导向也会随之变化。情绪化的标题必然激发逆反心理,在逆反的心理定式下,尽管文章内容的文字没变,但在阅读者的阅读过程中,语义与味道全变了。就像吃饭,心情好时是品尝,心情坏时就是充饥了。 这几年,房价是持续高烧的一个词,据媒体报道是2005年公众语境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汇。在我的原文中,根本没有涉及对房价的探讨,甚至连这个词汇也未曾出现。大概是转载的编辑觉得原标题太冷淡,不能吸引眼球,非要与“房价”PK一下才过瘾。我相信他们主观也非恶意,甚至也未作更多的思考。但恰恰是这一“习惯性”的改动,将文章的反对情绪化与非理性的初衷全给颠覆了。 在一个价值缺失与利益失衡的时代,社会的情感与认知心理处于一种浮躁不安、甚至脆弱的情绪化状态。公众利益的被剥夺,生存安全的无保障,文化根基的断裂都导致公众理性认知的缺失。在这样的情结下,公众对房价的高度敏感甚至情绪化都毫不奇怪。奇怪的是肩负着公共责任的某些公众媒体,偏偏要借此去编造一些子虚乌有的PK,制造话语泡沫,仿佛这样才有新闻价值。 而结果是可以预料并被证实的:大量的社会资源被消耗与浪费,阅读者的情绪被污染,人与人之间的良性情感被破坏,社会阶层的仇视与对立加剧。 在以信息为基础的现代社会中,传媒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真实、客观、透明,既是媒体的核心价值,更是媒体的道德底线,而泡沫的本质恰恰是虚假。不能够设想,在一个弃守道德底线,充满了话语泡沫的传媒环境中,我们的经济与社会能够健康地发展。越是在一个价值缺失、心态浮躁和利益失衡的社会,媒体就越需要思考力和责任感,承担起塑造良性价值、凝聚社会共识与情感的功能,而不是热衷于商业与游戏。 当然,话语泡沫的责任也不能全部推给媒体。像最近所谓任志强与潘石屹“贫富分区论”的PK,则是一场由房地产公众人物自导自演的肥皂剧。自娱自乐固然无可厚非,但也需要有个道德底线,就是别把观众拉下水,激化社会不良情绪,污染社会心理环境。如果把网络时代提供的自由表达的便利仅仅理解为娱乐化的工具或是自说自话的权利,毫不考虑身处这一时代的大众情绪,行业也无法赢得大众的理解与尊敬。即便是说真话,在特定的阶段,怎么说甚至比说什么还重要。英国作家狄更斯曾说过:爱而不会爱,比不爱更悲哀。尤其是身处这一行业的领军者与公众人物也应该反思自已的言行,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不能设想,在一个充满污染与虚妄的语言环境中,行业形象能得到公众的认同,并获得健康可持续发展。而建立一种健康的语境,有两个步骤大概是不能缺少的:一是各方参与者坚守各自的职业道德底线,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履行社会责任义务。二是建立基本的语境规则,比如像经济观察报的何力先生所倡导的:“欢迎转载,但先让我们同意”。而要做到上述两点,最根本的是建立积极的、理性的和建设性的态度与价值。没有这样的共识,就不可能有基于共同精神的假设、推论与验证,而只能在各说各话的怪圈中恶性循环。 (作者为额尔古纳城市规划顾问)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