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职业化第十二个年头 足球梦在黯然退去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12日 10:05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谢丁 青岛报道 青岛人邱亮(化名)21岁,他最简单的梦就是可以在今年的中超赛场上踢球。但是,这个几近成真的梦想在十天前戛然而止。 2006年2月28日,邱亮“下岗”了。
他所在的青岛中能俱乐部今年把12名球员挂上了转会榜单,而这个俱乐部自身的命运如今还处于漩涡中,卖不掉也走不了。 这个曾经对足球狂热的海边城市,现在正趋于冷静。球迷们不再买票进场,大牌企业对足球产业避之不及。而主导青岛足球十年的市政府,在资本和政策的纠缠中发生了转变,他们正打算慢慢离开这个圈子。 3月10日,中超开赛前一天,城市上空那个飘荡很久的足球梦开始破灭,而这不只是青岛一个城市的表象。 “多么高的一个价格!” 邱亮的挂牌价是16万,意向是“任何”球队。与青岛中能俱乐部其他挂牌球员相比,这个价格已经是最低,但没有任何一支球队愿意买他。 他抱怨说,不明白俱乐部当初为何给他标价16万——“多么高的一个价格!”事实上,即便是零,只要可以踢球,他哪里都愿意去。 不过,邱亮的运气并不是最差的。他的父母似乎早在几年前就预见到这个结果,因而从未让他放弃学业——他还是青岛科技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 但与邱亮一起踢球的朋友们,有的在高中就已退学。如今,这些人也大多下岗,无所适从。 邱亮的足球命运,与中国足球当下的大环境节节相扣。但更多朋友认为,2005年是邱亮以及青岛足球命运的拐点。这年年初,参加了以大连实德俱乐部为首的“中超革命”之后,经营青岛足球长达8年的国企颐中集团退出舞台,民企中能集团接手。 在改名之后的青岛中能,邱亮每个月拿400元工资。而之前的颐中时代,一队队员的工资最低也有两三千。降薪,压缩差旅费,是年利润不过4000万的中能集团降低俱乐部成本的主要方式。 “我心里也有自己的一笔账”,对于经营俱乐部,虽然中能总裁乔伟光曾经信誓旦旦,但仅一年之后,乔突然对外叫卖俱乐部。 2005年12月30日,中能集团对外宣布,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投资合作者。这一官方表达在最后发生了质的改变,外界评论为“中能集团‘要挟’青岛市政府”。 乔伟光的理由是,中能集团已无资金运作,他祈求青岛市政府能给予支持。为此,他甚至提出要将青岛中能的主场转移至临沂,而临沂当地政府已表示欢迎。 事已至此,已经上了挂牌转会名单的邱亮,担心的不止是自己的命运,而且还有青岛足球的命运。众多青岛球迷集中呼吁,渴望青岛那些名声在外的富有企业能够伸出一把手来,挽救这个城市的足球生涯。 可是,没有谁站出来,连市政府也从未公开表态。而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大撒把”,也同时发生在了别的城市。 在职业化初期被称为西南足球旗帜的四川足球俱乐部——最早是四川全兴,后来叫四川冠城——经历长达半年的煎熬,终于被宣布解散,球员全部下岗。足球记者李承鹏说,它终于“安乐死”了。 而曾经收获过十冠王荣耀的辽宁俱乐部也正在托管还是解散的选择中挣扎——他们最后的救命稻草赵本山也不玩了。临走时,赵甚至无比痛恨自己掺和了这潭混水。 这是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的第十二个年头。数字显示,最早参与职业化改革的12支甲级球队已经全部改换门楣——或许它们归属的城市没有发生变化,但职业化的主体——企业,却已经是换了好几次。 “玩”足球 2006年3月,邱亮开始在家和学校之间穿梭——他正在习惯目前的身份,同时依旧关心去年底发生在青岛足球的那场危机。 不过,在大众和媒体的眼皮底下,这场危机突然销声匿迹。如今,青岛中能正在积极备战中超联赛,青岛足协办公室一片忙碌气氛,几乎没有人愿意提起,中能集团为何与两个月前判若两人。 一位当地足球圈人士告诉记者,青岛市政府一位领导在非正式场合与乔伟光见面后,青岛中能归于平静。 他们之间到底说了什么,外界无从知晓。但有一点很清楚,自中能集团接手青岛足球俱乐部以来,乔伟光从未停止过向市政府索取政策支持。 “我们向市里申请了一年,但一年来市政府从未答复。没有市里的支持,中能集团维持俱乐部太困难。”一位青岛中能俱乐部官员说。 而最让中能集团无法接受的是,在颐中集团掌控俱乐部的八年,青岛市政府却给予了相当大的支持。每年,市政府会拨付300万给俱乐部——而这还只是看得见的利益。 俱乐部曾经有一块训练基地因市政建设而面临拆迁,于是市政府批给颐中集团另一块土地作为基地。但如今,这两块基地的土地上,正矗立着“颐中梦想家”和“颐中高山”的房地产项目。 俱乐部被迫搬迁至颐中体育场楼下的办公室。自从将俱乐部转让给中能集团之后,颐中集团答应让后者免费租用两年。现在,这个办公室仍然随处可见“颐中体育发展有限公司”的身影,该公司唯一的资产就是这个青岛市最大的体育场,以及旁边待建的体育馆。 对于颐中集团宣布退出的原因,一些集团职工认为每年投资巨额到足球,无论是战绩还是经济效益,都不见成效。但一位颐中足球时代的俱乐部官员认为,最关键的原因是八年以来,颐中集团从市政府那里寻求到的利益越来越少。“没有油水,谁还继续做下去呢?” “逢低就吸纳,足球又不是火坑!”刚接手俱乐部的乔伟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经期待,“可能在俱乐部方面你是真亏钱了,但其他的方面你得到了。”这位从小踢球,当过出租车司机的民营企业家确信,不是非得大企业才能搞足球。 数据显示,2005年,中能集团销售收入将近3亿,利润3000万左右,当年在足球俱乐部的投入是2000万。但这一年,青岛中能的广告,门票收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去年的中超赛季之后,分到俱乐部手里的钱只有区区50万,至今还没拿到手。”俱乐部一位官员说。 中国足协也没有太多的办法。“职业化、中超公司、俱乐部分成,这些听起来很美做起来很空的概念,再也无法撬动投资的热情”,足协的官员说。 他明确表示:“玩”——在足球职业化改革中,是一个可耻的字眼。但现实就是这样,“大家都在玩足球——不是建设足球”。 变幻的“城市名片” 1997年,邱亮考进颐中足球俱乐部的梯队。所有的人都觉得他前途光明,邻居们对他家出了一个球员而羡慕不已。全市的家长巴不得自己的孩子都能踢球——那意味着当球星,赚大钱。他们付出昂贵的代价,涌入全市几十家足球学校。 但是,足球环境的急转直下,让踢球的少年和他们习惯了憧憬的父母都傻了眼。青岛的球迷连体育场都懒得去,在家看转播的已经算铁杆球迷了。几十家足球学校只剩下3所。2006年3月的这个下午,青岛海牛足球学校人烟稀少,办公室主任苦着脸说,招生还行。 如今,下岗的邱亮再也不能从人们眼中看到羡慕,这个城市的足球梦正在黯淡下去。 1993年底,青岛市政府采取行政命令,由16家国企出资组建青岛海牛俱乐部,隶属山东省外经贸委。直至1996年底,颐中集团才在市政府的授意下注资俱乐部。之后八年,颐中集团共投入2.5亿到足球产业。 让所有人记住青岛足球的,并不是战绩——一个足协杯冠军已成为其最高峰,而是这个城市所焕发的足球精神。“那时候,碰见非球迷,青岛男人就觉得他了无生趣。”一位球迷说。而这种精神,唯有大连和青岛两地:他们被称为中国的“足球城”,足球曾是城市最闪亮的名片。 青岛人总爱回忆起曾经的足球嘉年华,但他们也没有理由去责怪现在的市政府。 “整个十年的职业足球,都依托地方政府而支撑。一旦它失去了这个动力,足球产业就陷入了危机。事实上,这个危机从来没有消失过。”一位经历十年足球的记者评价,当一个项目无法为城市带来荣耀甚至总是让城市蒙羞的话,地方上只有放弃。 现在,青岛的热点项目是帆船。作为2008年奥运举办城市之一,市政府给青岛定下的新名片,印着“帆船之都”。 对于有可能成为球星的邱亮来说,城市的这种变化意味着,他几乎没有就业,却已经下岗。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