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深圳顺势而为从国字头归位粤字头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10日 18:52 赢周刊

  □赢周刊评论员 余济是

  年年两会,今又两会。

  2006年度广东省两会开幕已逾一周,会上所议话题事关省情民生者,不胜枚举。于区域经济而言,则非穗深双城的明确新定位莫能属。

  2月23日,在提交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的《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中,广东省政府首次对深圳和广州提出了明确的功能定位划分:“把广州建设成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现代化大都市,把深圳建设成富于创新活力、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国际性城市”。概括言之,就是广州要带动全省辐射华南成为华南门户城市,深圳则要成为广东走向全球的窗口。

  具体来说,广州作为省会城市,其作为广东中心之地位,辐射全省的能力,在21个地级市中无出其右。因此,广州的目标是“外源内用”,引导具有优势的外源型企业重心内移,变“无根企业”为“扎根企业”,借助外源型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进一步提升广东的自主创新能力与综合

竞争力。借泛珠三角规划之东风,把内陆省份作为广东经济腹地,使广州更加具有吸引跨国公司总部的市场容量;二则,通过
白云机场
、南沙港等基础工程之建设,广州扩容其硬件设备。而影响东南亚,则是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一种必然结果。

  而深圳则要“内源外用”,积极培养创新能力,成为珠三角和广东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一个窗口和广东省外源性经济的中心。虽然香港本来是广东劳动密集型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窗口,但这远远不够,仍需要把深圳培养成高新技术产业的窗口。

  此间,深圳市长许宗衡和广州市长张广宁更在同一场合公开表示,穗深两城是兄弟关系,许市长更“尊称”广州为“老大哥”。《南方都市报》、《深圳商报》等穗深媒体均以醒目位置、大篇幅宣传此事,其一标题便是耐人寻味的“为广东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此间种种,无不显示出这一新定位给我省区域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微妙变化。

  叫声大哥不容易。尽管在规划草案中,一连使用了三个“中国”,但稍具眼光的观察者都不会否认我们对此的判断:尽管国际化大都市明显比国际性城市听起来更气派,但这一定位已清晰为深圳未来的发展走向,画下了基本的轮廓,那就是淡化它头上的“国字头”,而强化了“粤字头”身份。

  实际上,人代会上的广州代表已经对这点有一定程度的阐释。一位代表指出,“国际性城市未必发达”,它可能更多地指这个城市极具特色,环境优美,活力充沛,旅游业比较发达,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但经济则可能一般,也并非中心城市。这在世界上有很多的例子。苏黎世、阿姆斯特丹、拉斯韦加斯,甚至很多美国的小镇,都属于国际性城市,但经济实力远远谈不上雄厚。“毫无疑问,澳门是个国际性城市,但其经济实力尚不足广州的十分之一”,而在中国,广西桂林、云南

丽江、甚至贵州茅台都属于国际性城市。

  虽然如此,深圳自身的历史发展轨迹,决定了它身上“国字头”的深刻烙印,不但在一般的城市身份体认里,深圳更愿意把自己放在更为浩阔的中国视野,而不是区域的广东视野来寻求自我身份认同(用通俗的话说,深圳是中国的深圳而非广东之深圳),同时,现实层面的政策实践,则更加强了它在这一方面的坚定诉求。深圳最初建市时,作为一个计划单列市,在其制度设置里,它主要向中央上缴财政税收,而其作为中国改革之试点特区,其人事、行政诸项权利,虽名义上归广东省调配,但实践中却大多是惟中央马首是瞻。

  2004年的统计材料显示,广州除了也要向中央上缴财政税收外,其上缴广东省的财税收入更占到了全省的40%,尽管在2004年度的两会上,有十位人大代表联名提交议案,要求深圳应该向广东省上缴财政收入,但此事最终不了了之,再无下文。

  另一方面,深圳在最近20多年的改革历程中,一直充当着试点和旗帜的角色。其国字头“特”性,纵然不须外力附加,其豪华之气也难能遮掩,其后,随着全国政策一体化步伐的加快,深圳享受的政策溢价渐次减弱,其间虽然有过一段充当中国政治改革试点的短暂实践,但随着综合改革在上海浦东落地开花,实际上,深圳对于中国改革整体的实验田角色已经圆满完成,其“国字头”意义也自然不再。因此,深圳必须立足现实,准确寻找自己在新形势下的角色定位。

  而在本次城市定位规划中,深圳已经被成功并入了广东的未来发展大计,通过广州——香港——世界这根主轴,把它牢牢统摄其中,其通道作用既非常明显,当之也绰绰有余。这既是深圳的幸运,也是历史发展之必然。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