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但愿不再是一面旗帜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9日 16:53 中国质量报 | |||||||||
胡立彪 有人说,所有的节日都是人类为了释放或发泄自己的非理性情绪而寻找的借口,从而历史总会堕落为现实迷狂,并走向意义的丢失,而这个曾经带来话语强势的借口,在节日老去的时候最终会彻头彻尾地失语。因此,不要指望天天过节,也不要指望节日最初的意义能够坚持到底。
如果以上这番话是在3.15这一天说的,那自然很不和谐,但大家千万不要动气,因为“动气”恰恰是这番话的逻辑性结果之一。解决情绪之类非理性问题用非理性的方法不仅愚蠢,而且适得其反。当一瓢冷水兜头泼下来的时候,最明智的举措只能是顺冷水之势冷静下来。 我们先来看看以上节日说是否具有当头棒喝的意义。大凡划定某一社会群体范围的节日,其背后都隐含着这样一个社会现实:这一社会群体必定是弱势者。刚刚过去的三八节如此,将要到来的六一节如此,而现在正在面临的“3.15”更是如此。节日虽然意味着这一日的权利和人们对群体权利的呼吁,但更多地意味着此日之外权利的缺失或者社会权利提供机制的缺席。这似乎不光表明了现实,还表明了现实的逻辑。每年3月15日这一天,地球的一些地方,尤其在我们这块刚刚步入市场经济的华夏大地上,不分民族职业,不分年龄性别,数以亿计的人都换去自己往日的角色外衣,把自己打扮成节日的主人,汇聚在一面共同的旗帜下,诉说、呐喊,甚或高歌。然而,节日过后,角色依然不容置换和更改,社会回复其原有的状态,而那面孤零零兀然矗立的旗帜倒显得“不和谐”地乍眼! “节日老去”这个听起来很伤感的词的确有其伤感的道理。虽然“失语”并没有彻头彻尾,“意义”也不见得完全“丢失”,但像其他节日过后一样,心情总会“历史地堕落”,一种兴奋之后的疲惫油然而生,恰似落在水面上的一滴油,五彩斑斓,倏然散开,不久便化为一片灰白。这是一种极为合理的现象,而不“失语”或掌握全部的“意义”才不正常。 “失语”有两种情况:主动失语和被动失语。前者已部分地出现在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作为最先提出设立“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的国家之一,美国的这个“节日”已经“老去”,美国的消费者已不需要释放或发泄“非理性情绪”,他们现在注重的并不是消费“权利”而是消费“风度”。有例为证:当航班延误或取消,成百上千人滞留机场,但是几乎没有人会因此与航空公司争吵,绝大多数人都选择安静地等待,至多私下抱怨几句。在他们看来,争吵不解决问题,而且没有教养。而航空公司在处理因各种情况造成的延误或取消问题时,总会诚信合理,也绝对不会因为乘客吵闹而让步。从消费者到经营者,美国人在“节日”之外已经习得了必要的理性,这使得他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最有效的办法。有一位在芝加哥机场为了“权利”选择“呐喊”却有失“风度”的中国旅客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在柜台前大声争吵,辱骂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警告无效后报警,机场警察当场将他强行带离审讯,两天后,被遣送出境,并且至少3年不得进入美国。 显然,中国的这位旅客最终被动“失语”了,但他的“失语”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失语”,只能说是在主动“失语”环境中的失策。而“被动失语”是正当权利被无风度地大规模剥夺。这在经济欠发达国家或地区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现象。“被动失语”状况是由一方的诚信缺失或双方共同缺失造成的。 “主动失语”的实质是话语权的获得,失语者不必再为权利而“呐喊”;而“被动失语”才是真正的失语。 但是,在失语状态下,我们还是要“呐喊”一句——3.15:但愿不再是一面旗帜,一面表达“失语”的旗帜!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