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产业结构调整校正中国经济航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8日 20:26 中国产经新闻

  CIEN首席记者 贾存斗 报道

  产业结构调整是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关注的焦点之一,也是十一五规划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今后结构调整的方向何在呢?

  2006年3月6日,北京德信思成投资咨询公司执行总裁李应在接受CIEN记者采访时表示
:“从我们这几年投融资的研究来看,不仅农业,中国必须进行全面的产业结构调整。我国的改革开放已进入一个全新阶段,粗放式、投资拉动型发展已不合时宜。更重要的是,再不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中国经济的发展就会陷入不可持续的恶性循环怪圈中,甚至会发生方向错误。”

  调整迫在眉睫

  任务火急。2005年10月9日,温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2006年3月5日,温总理再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突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产业结构调整至此已上升到国家意志,上升到影响国家经济兴衰的高度。

  李应认为,目前中国经济运行呈现出“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但是在产业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业基础薄弱,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二是基础设施发展严重不足。我国水利、能源、交通、通讯等建设虽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从全国来看,供水、供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还有待完善。三是加工工业水平低,市场有效需求不足。我国加工工业水平低下,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质量较低、效益较差、人均数量水平不高。四是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到2004年,我国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还只有33.9%。而目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是51%左右,发达国家是60%—70%。五是产能过剩严重。再者,社会进一步失衡,经济面临发展的不可持续。最后,自主创新不足。核心技术缺失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竞争力,甚至影响了国家经济、社会安全。中国必须加大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这与借鉴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并不矛盾。

  李应认为,产业结构调整不是可做可不做的事情,而是必须要做,并且只允许做好的事情。

  调整方略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吕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出,结构调整主要应当着眼于两方面问题,第一,消除短缺和严重的生产能力的过剩;第二,解决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推进产业升级。

  “解决短缺和过剩,要靠提高效率,靠竞争来解决,所以结构调整的重点仍然是以提高企业和产品竞争力为中心。”吕政说。他认为,结构调整必须以改善中国的产业,特别是工业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目前我国仍然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为主,这在今后还应继续坚持,但是绝不应当长期停留在这一水平上。

  吕政提醒:在产业升级中,必须要看到生产要素的集中化趋势,第一项是优势企业集中,同时避免某些行业形成寡头垄断竞争格局,尤其在资源密集型产业,要推进向大型产业集中,向优秀产业和优秀地区集中。另外,也应重视产业组织结构的调整,进一步深化专业化的分工。吕政强调,结构调整必须注重组织结构的调整,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结构形式。

  针对产业结构调整重点与方向,李应认为,应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国民经济

信息化;加大调整改造加工工业的力度;鼓励和引导第三产业加快发展;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李应认为,2006年应把重点集中在抑制部分行业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生产能力过剩上,放在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上,放在自主创新上。这样,“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才能化为现实”。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