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办成学店吗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8日 11:47 红网 | |||||||||
新华社日前报道,教育部对多位代表委员关心的教育问题作出回应。其中对上学贵现象,一位政协委员表示:为什么几十年前经济不怎么发展,贫困学生能上得起大学,而现在经济发展了,却反而上不起学?对此,教育部的解释是,部分教育是一种消费,要量力而行。 既然是消费,就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智力实力来选择。北大、清华这些优质教育资
买衣服当然是一种纯料的市场行为,当然需要量力而行。那么将非义务教育比喻成衣服,表明了什么?表明那些拥有非义务教育资源的学校成了一些店辅,仅对有能力者进行以钱易物的交易,并且除了以钱易物之外,一切免谈。也就是说,如果将买衣服的地方称为“衣店”的话,那么这些出售非义务教育资源的地方就是“学店”了——这样的一种说法,其实由来已久了,也是最令人黯然处。 我们面临这样的现实:一方面,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消费”一直居高不下,甚至成为“压垮民众的最后一根稻草”,民众对此诟病已久。另一方面,我们已逐渐厘清义务教育的国家责任,但如何为属于非义务教育的高中及大学阶段的教育产品来定性,依然存在某种路线或方向之争。也就是在这种情形之下,来自教育主管部门的“教育如衣服”的说法,具有了一种惊心动魄的意义。因为它意味着,将非义务教育作为纯粹的市场产品来对待将成为一种鲜明态度。 毫无疑问的是,过度教育产业化的取向,对教育部这样一个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来说,是从根本上对教育为民族及国家储备人才的终极使命的背弃。一家衣店当然可以不必以全民都穿得漂漂亮亮为使命,但教育却必须以民族与国家的未来为已任。假如说“非义务教育就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智力实力来选择”,那么我想知道的是,如果一个人的智力足够,但经济却又严重不足,甚至连进“小店”的愿望都无法实现时,这是不是意味着他必须认命呢?而我又不知道了,一直以来我们国家都致力的助学贷款等方面的行动又所为何来? 并不是像教育部所解释的那样,民众非得打破头挤破脑让他们的子女去享用优质教育资源,实在是因为民众有着通过教育改善其自身生存境况、提升其生存地位的愿望。事实上,这也是教育应当具有的一种社会正义价值所在。如果非得劝导民众像选购衣服那样,“量力而行”地对待非义务教育,那是不是就意味着一种新的“代际转移”或贫困世袭呢? 更应该看清的是,“教育如衣服”的说法与相关方面一直反对的中国教育产业化的现实路径如出一辙,并可能成为续接教育产业化这个逻辑链条的坚定一环。多年来的一系列旨在降低教育公共产品属性的政策导向,已经使得教育产业化不仅成为一个逻辑链条的必然结果,也导致了它的愈演愈烈。而我们近年来对于教育体制改革的期待,恰恰在于如何扭转过度市场化的取向,使其维持一种准公共产品的本质属性。 教育产业化会毁掉中国教育,这是教育部新闻发言人在去年底时的一个表述。也正在这个意义上,“教育如衣服”中脱不去的教育产业化色彩,加重了我们的忧虑。对于教育部与代表委员此番关于教育问题的一问一答,新华社的报道指出,从问答情况来看,各方对某些问题的认识还存在一定差距,也许需要进一步沟通如何沟通。而沟通是要有前提的,这个前提是什么?我想,应是教育首先应当承担的使命这样一个基本共识。 (作者:杨耕身)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