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穷富分区符合经济规律 不必反对富人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7日 10:56 南方都市报

  经济人之冀志罡专栏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是经验常识,也是经济规律。这规律的意思是,无论人或产品,也不论产业和企业,类同的总会倾向于聚集起来。这种聚集往往不是人为设计或强制的结果,而是每个算计着自身利益的个人分散决策的结果。甚至可以说,市场经济发育和拓展的过程,就是不断“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过程。

  物以类聚的好处很多。卖衣服的人聚在一起,既引发竞争,方便顾客货比三家,也加速行业信息的传播,便利商家决策;地方特色小吃往往占据一条街,也同样为了便于游客品尝;佛山的乐从镇遍布家具厂,各生产要素集中于此,款式设计流传极快,那里的家具比城市家具卖场便宜一半以上;而义乌的小商品市场,不仅规模惊人,东西更便宜到令人瞠目。

  还不止于此。即使同种商品,不同档次也会分别聚集。服装大卖场价钱相宜,但不容易找到信得过的名牌;名牌精品店则正相反,价钱昂贵而信用较佳。奔驰

宝马等名牌汽车,不会跟吉利QQ同屋出售;顶级的名贵首饰,也不会与廉价的仿冒品出现在同一柜台里。

  聚集的好处,在于信息费用和物流运输成本大减,再加上路人皆知的规模效应。此外,面对的客户群体不同,分而聚之也可以大大减低服务成本。这不是歧视穷人,也不是讨好富人,而是各取所需的商业安排。

  人以群分也有雷同的效果。在美国这样的多种族国家,都市里往往有华人社区(唐人街是也)、黑人社区、伊斯兰社区等等。这不是种族歧视,而是人类喜欢与同类聚居一起的天性使然。是的,与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差不多的人居住在一起,

生活质量要比与其他人为邻高得多。这不是有意安排的结果,而是每个人自发选择的结果。

  同理,不同收入水平的人,也会倾向于聚居在不同的区域。平民区的配套服务一般物美价廉,富人区则以高档服务为主,分区而居,则平民富人可以各取所需。况且,平民容易和平民交友,富人乐于与富人为邻,也是人之常情。试问一个普通市民,是喜欢与跟自己差不多的人做邻居呢,还是住在亿万富翁的旁边?西方的大都市富人区和平民区广泛存在,正是人们自由选择的结果。

  有人担心穷富分区会导致贫富分化,这是颠倒了因果。不是因为有了富人区才有贫富分化,而是有了贫富分化才有富人区。即使没有富人区,富人都勉强地与平民混居,收入差距也不会因此而减小,反而会使这种反差因每日面对而变得更加刺眼。

  混居对平民的最大损害,在于提高了平民的生活成本。富人的较高支付能力会提高区域的生活成本,如果平民与富人混居,平民的生活享受就会减少。生活成本的约束,是促使平民和富人分区而居的根本原因。

  从分配公共资源的角度看,分区而居也是有利的。平民聚居的地段,政府可以大建地铁、公交等公用设施;富人集中的地方,则不需要这些设施。政府可借此将更多的公共资源分配给平民。但如果富人与平民混居,政府就只好一视同仁,而这既浪费公共资源,又使双方都不满意。

  在中国,最穷的是农民。对农民帮助最大的,则是方便他们进城。如果贫富分区,进城农民至少可以获得一个他们负担得起的栖身之所;如果贫富混居,则农民很可能因为居住成本太高而失去进城改变命运的机会。

  必须明白,分区不是隔离!所谓富人区,不过是房子的档次较高而已。穷人有了钱,一样可以买富人区的房子;富人若是破了产,也只好卖房搬出去。富人区只是一个地段,它既不是阶级更不是血统,它丝毫也挡不住一个人为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奋斗的脚步。

  不必反对富人区,更不必歧视贫民区。穷人只是钱少而已,他们一样可以努力致富。要社会和谐,最好的办法不是掩盖贫富差距,而是创造进身之阶,让穷人有更多的机会成为富人。

  (作者系知名经济学者)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81,1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