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2006全国两会经济报道 > 正文
 

重聚公众共识 加速综合改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7日 10:36 21世纪经济报道

  在国家财政公共支出的强有力支撑下,中国国家建设的新浪潮已经兴起。目前最抢眼的是新农村建设。根据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的报告,“十一五”期间国家投入将涉及新农村建设、教育、医疗、就业、环保等各方面。其中,包括从今年起用两年时间,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今年在西部地区实施,明年扩大到中部和东部地区;以及下决心调整投资方向,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

  与此同时,其实新城市建设的轮廓也已呼之欲出。比如,今年国家将适当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标准;进一步解决体制转轨遗留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和重组改制、关闭破产企业的职工安置问题;加快构建以社区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和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上学困难的问题,让每个孩子都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等等。与新农村建设以基层农民利益为着眼点一样,这些与城市建设相关的措施的着眼点则是基层的城市居民。

  以基层民众利益为关注焦点的新农村建设和新

城市建设,显然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不二重心。它们是执政党建设均衡社会的战略布局中的关键一步。这一步能够走好,也就占领了中国国家建设的制高点。全球皆知,中国社会不平衡问题是这个星球上最难解的问题之一。执政党发起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建设,以坚定的决心向这个难题发起了全方位的挑战,这是实质性的攻坚战。

  我们不妨把这一正在兴起的新建设浪潮称为共和国建设的第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从1949年建国到改革开放前,这是中国国家建设的筑基和探索时期。第二次浪潮,则是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造就了基本的市场体制和自由开放的市场经济体系。第三次浪潮,则从标志性的新农村建设以及正在成形的新城市建设开始,进入建设均衡发展的

和谐社会的时期。这三次浪潮特别是后两次浪潮之间,更重要的是层层推进的继承与发展关系。

  新的建设浪潮的兴起有其时代条件,最重要者,一是市场体制的基本建立和市场经济的活跃与积累;二是强调均衡、平等的社会主义传统和文明传统的延续。市场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认可优胜劣汰的自然秩序,农民群体持续地处于社会底层很容易被认为是理所当然。市场也许会自动解决这些问题,但是可能需要一两代人的时间。但是如果社会失衡问题长时段悬而未决,将在根本上影响执政党的权威和合法性。因此,无论基于现实考虑还是基于后一传统,执政党都希望让数量庞大的农民和基层城市居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仍然可以拥有适宜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

  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建设正是这样应运而生的。从目前来看,第三次建设浪潮最重要的特点,就在于以执政党清晰的执政目标来把握公共政策设计和制度创新。此前,党中央已经指出执政的根本性问题所在,那就是明确其执政基础(占国民大多数的工农),并以实际行动赢得其执政基础的支持。因为,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制度建设,执政者都必需赢得其执政基础的支持。

  与第三次浪潮的政治抱负相应,它所激发出来的改革也必然是综合性的改革,而不再只是传统的市场改革模式。新农村建设就选择以业已形成的市场体制为基础,同时又超越经济改革和产权改革的传统思路,来遏制和扭转农村落后的态势。目前新农村建设所牵动的改革和调整,主要有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模式的实质性调整、教育与医疗制度的新改革、农村金融制度改革、乡镇行政体制改革等等;农业税取消之后农村将有何种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形式,也将是未来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基本问题。

  这种综合性改革毫无疑问会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诸角度来综合考虑农村与城市的新建设路径。但真正的要点在于,执政党将实质性的政治目标融入了综合性建设或者改革,这就使这些改革和建设不是没有政治灵魂的制度条款,而是建构执政者与其执政基础的现实桥梁,是执政者的政治锻炼。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建设透露的最重要信息就是,执政党对于如何在市场体制的微观基础上实现自己的执政目标,如何在市场体制之上建构权威并担起国家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责任,呈现出越来越强烈的政治抱负。

  第三次建设浪潮以及它所催发的综合性改革,最大的看点因此就是执政党夯实执政基础、重铸大国灵魂的政治抱负将有何种样式的伸展。而随着市场改制浪潮向建设浪潮的衍化,自然转型的改革也有望因为其充分吸纳公众意见,而重新凝聚公众的共识。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