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教育投入不足要建立问责机制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7日 10:06 红网

  政协委员沈士团近日在政协十届会议教育小组讨论会上发言指出,“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需尽快达到4%的目标”,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深为赞同,并与另一小组达成一致,争取将此建议推荐为大会发言。(《新京报》3月5日)

  从沈士团委员提供的数据看,财政性教育支出达到GDP的4%,既是合理的,也是完全可行的。

  目前世界平均水平约为7%左右,其中发达国家达到了9%左右,经济欠发达的国家也达到了4.1%,4%只相当于欠发达国家的水平。在这个讲究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时代,我国的财政性教育支出却连欠发达国家的水平也没赶上,怎么看都是一种耻辱。

  值得注意的是,4%的目标并不是一个新提法。我国政府在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规定,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在20世纪末要达到4%。可是到了2004年,这一比重还只有2.79%。其实早就有委员提出要尽快实现4%目标。2004年9月,

财政部的回复中写到:今后各级政府一定会继续努力,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一定使教育投入占GDP比重的增长速度高于财政收入比重的增长幅度,争取2007年达到7%。令人失望的是我们并没有看到这样的结果。更令人遗憾的是,问责制这个现代文明理念已经为人们普遍接受的今天,并没有谁需要为此承担责任。

  经常有官员辩解说,教育投入不足是因为政府财力有限,负担不起。这样的理由是站不住脚的。横向比较,经济欠发达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也达到了4.1%的比例,我国的经济实力难道比欠发达国家还不如吗?纵向比较,近年来财政收入高速增长。1999年全国财政收入才突破一万亿大关,到2005年就已突破三万亿,6年时间翻了两番。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应该说“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关键的问题还在于财政投入缺乏硬性约束机制。

  因此,仅仅提出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要达到4%是不够的,这样的目标我们已经提出过多次了,更重要的是建立起有效的问责机制,将这个目标按阶段量化分解到中央及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到了规定的阶段如果教育投入仍未达到相应的水平,就要由责任人承担责任。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避免目标年年提,年年达不到的尴尬。只有这样,“再穷不能穷教育”才能转化为官员的实际行动,而不是贴在墙上的口号。

  (稿源:红网)

  (作者:莫林浩)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