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北京:大树底下不长草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5日 15:50 中国经营报

  作者:秋风 来源:中国经营报

  通常情况下,大树底下是长草的,但是很奇怪,在中国,大树底下却往往就是不长草。自我扩展性的缺乏,使中国的大城市不过是一个个经济孤岛。

  中国社科院、北京市社科院日前联合发布的2006年《中国区域发展蓝皮书》,将北
京的发达与周边地区的贫困清楚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蓝皮书指出,上海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江苏、浙江等相关地区的快速发展。而京津冀三地都是在相对独立发展,北京对两者的辐射作用微乎其微,北京的“空吸现象”还导致了“环京津贫困带”的出现。“环京津贫困带”贫困人口达到272.6万。人均GDP排行全国第二的首都,被一个270多万人的贫困带所包围,这实属世界罕见。

  媒体用一句“大树底下不长草”来形容这一现象。但通常情况下,大树底下是长草的,而且长得蛮好。因为,大城市经常会有一种辐射效应,会通过资本、人力,尤其是知识的扩散,引领其周边地区的产业升级,给周边民众带来机会。

  但是很奇怪,在中国,大树底下却往往就是不长草。像“环京津贫困带”这样的现象,可见之于不少大中城市周围。

  这种现象,乃是体制使然。陈志武教授最近发表过一篇文章《国有制和政府管制真能促进平衡发展吗》,他的结论是,“今天中国的现实是,资源配置、收入增长机会既不受效率原则支配,又不受公平原则支配,而是由权力原则决定。”作为全国权力中心,北京当然永远不可能缺乏投资及其他经济资源,因而,北京经济可以迅速发展。

  大城市周边地区要从大城市受益,就需要通过提供大城市所需要的资源或服务,融入大城市的分工体系中。事实上,北京周边地区已经做了这些事情。第一个方面,北京81%的用水、天津93%的用水,都来自河北北部地区。作为京津的水源地,河北为了给京津提供充足和清洁的水资源,不断提高水源保护标准,加大对这一地区资源开发和工农业生产的限制,因而不可避免地制约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但很显然,北京并没有给予这些地区以合理的补偿。在这里,发挥作用的是权力,而不是市场交易的公平机制。周边地区也希望得到合理补偿,但北京是凭借着首都的政治地位上谈判桌的。天平从一开始就倒向了一边。河北北部地区的资源不可能卖出好价钱,那些地方政府及民众每年蒙受数以十亿元计的税收和收入损失。而作为首都的北京觉得,京外人为北京牺牲,乃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另一方面,北京、或许还有所有大城市甚至中小城市的经济结构本身,就不具有辐射性——也许广东、浙江两地例外。根源仍然在权力分配资源的模式。陈志武教授的研究表明,从1978到2002年,在全国范围内,平均每1元的固定资产投资能为明年增加约0.59元的GDP,也就是59.16%的回报。投资效率最低的,正好是北京、上海、天津三大城市,平均回报率才40.54%,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但是,这三大城市又正是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以及投资比率最高的地方。奥秘在于,权力吸引或者驱使投资集中于三大城市。

  20世纪杰出的思想家弗里德里希·哈耶克曾说,市场是一个自发扩展的秩序。而这三大城市由权力造就的经济,则丧失了城市作为一个由高度密集的分工网络组成的具有规模经济的市场所应具有的根本特征:自我扩展性。大城市不过是一个个经济孤岛,它不具有带动周边地区的能力。相反,权力给大城市制造了庞大的租金,政府通过权力将城市的所有资源价格人为压低,只要进入城市,就能分享租金,周边最聪明的人力等资源于是流入大城市。

  法国伟大的思想家托克维尔其实早就注意到这种现象。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他分析说,在法国,巴黎吞噬了外省。巴黎从外省抽走了具有才能的一切人,巴黎也成为法国的工业中心、金融中心、艺术中心、时尚中心等等。托克维尔解释说,出现这种局面的根源是,资源由国家自上而下地分配的体制。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