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流动性困境之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3日 09:28 金时网·金融时报

  强兴华

  相信不会有人否认,当前中国的商业银行已陷入流动性困境之中:2005年9月份,中国银行业存差资金为9万亿元,是2000年的3.7倍,而今年1月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并表的各项存款余额为30.35万亿元,同比增长17.5%,比去年同期上升1.5个百分点。这样粗略地算下来,商业银行所吸收的存款中,有三分之一左右的资金不能以贷款的形式再回流到经济
运行中去。再查相关资料就会发现,这9万亿之巨的存差,显然不是一个突发事件,而是一步一步累积起来的。如此说来,中国的银行业的确正逐渐陷入流动性困境之中。

  从货币流通的角度来看,商业银行的存款来源于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投放。简单地说,当前我国央行基础货币投放的渠道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正常的货币发行,一个是因为购买增加的外汇储备而投放的本币。从第一个因素来看,虽然近年来有个别时期(主要是2004年上半年)出现过基础货币投放过于集中的现象,但是中央银行早就及时发现了这一问题,已通过

宏观调控及发行央行票据等货币市场操作手段,消除了这一问题有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从第二个因素来看,近年来我国的外汇储备确实增加很快,但是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央行早就有了一整套成熟的做法,即采取“对冲”的方式来消除因外汇储备增加而带来的不必要的基础货币投放,吸收过多的流动性。由此论之,造成商业银行流动困境的根源,不在于基础货币的发行。

  如果从社会经济运行的角度来看商业银行流动性困境,问题就会变得更加耐人寻味。

  中国目前绝对不是一个资金富裕的国家,只不过是近年来中国资金短缺状况已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离富裕的程度还相差甚远。从生产领域来说,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一些大的企业已有了相当规模的资金积累,再加上融资渠道的多元化,这些企业对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的依赖程度已大为降低。但是我们不要忘了,这样的企业在中国毕竟还是极少数,还有数量更为众多的企业需要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而另一方面,即便是目前自有资金稍有富裕的中国企业,从世界范围来看,资金实力还是异常单薄,如果再加上研发所需要的资金,这些企业的资金是否富裕也还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从消费的角度来看,中国社会目前整体上也不过是基本小康的水平,离全面小康同样也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可是,目前中国的储蓄率却高居世界前列。翻一翻中国金融业的统计数据就会明白,虽然中国人的收入水平不高,消费水平有待提高,却仍然有源源不断的城镇居民收入转化成了商业银行的储蓄存款。这就从两个方面加重了商业银行的流动困境:不断增长的资金来源即储蓄存款,不断加大着商业银行资金运用的压力,而增长乏力的消费贷款,却对商业银行消化这些资金压力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一边是社会生产、社会消费有资金需求,一边是商业银行存在着极大的资金运用压力,但需求与运用二者却结合不起来,反而造成了商业银行资金流动性困境,其内在原因的确需要深究。

  从中国金融体系目前的运行状况着手分析,或许能为这一问题找到一些答案。长期以来,中国金融业对于企业的资金需求所采取的是大包大揽的做法。从建设之初就有基本建设贷款,建成之后有铺底流动资金贷款,运转起来以后有流动资金贷款,等到企业需要技术改造的时候,还有技改贷款。事实证明,这样的银行与企业关系是不成功的。对银行来说,是金融风险不断累积,不良贷款不断增加;对企业来说,是企业发展受制于银行,是资金筹集与运用成本居高不下。改革开放之后,经过逐渐的自我积累、企业融资渠道的拓宽,很多在商业银行看来销售良好、还款能力充足的企业,对商业银行贷款的吸纳能力反而不断下降。而更为重要的是,商业银行在认识上还没有跟上形势的变化,还在努力地向这样的企业“营销”自己的贷款,其结果当然可想而知,那就是商业银行陷入流动性困境。

  改变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困境,首先要求商业银行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思想上拓宽商业银行资金运用的渠道;其次要求提高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水平,通过金融创新、资金运用技术创新,来提高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能力。有了认识水平和创新水平的提高,那些通常不能被纳入商业银行贷款范围的领域,就会被纳入商业银行的视野;那些在通常技术水平下风险极大的贷款领域,就有可能成为商业银行纵横驰骋的乐园与沃土。毕竟,商业银行的最高目的是利润的极大化。而只能吸收存款却缺乏资金运用能力的商业银行,不仅面对流动性困境一筹莫展,更难以实现利润极大化这一商业银行的最高目的。

  不可否认,随着我国商业银行资金运用渠道的不断拓展,仅凭9万亿元存差这一笼统的数字而不加深入分析,是难以判定流动性困境的具体程度。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目前贷款仍然是我国商业银行资金运用的主要形式,据此而认定目前存在着流动性困境,也是正确的。另一个需要指出的是,流动性困境虽然有可能演变成流动性陷阱,但此二者还是有着根本区别的,因为目前中国商业银行资金的流动并未失去对利率的弹性。恰恰相反,我们应当认识到,目前的

中国经济已经到了转变的临界点。转变的标志之一,就是经济结构的调整与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经济的变化,要求金融必须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既包括资金技术水平的提高,也包括各种利率水平的调整。只有这样,流动性困境的破解才有可能,经济与金融的双赢才能实现。

  流动性困境的出现,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当然是一个警示,但从更为广阔的意义上来说,这难道不是一个更大的机遇吗?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