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议学人 > 正文
 

石岩:张维迎的孤独与郎咸平的喧嚣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2日 14:38 21世纪经济报道

  特约评论员 石岩

  一段时间以来,张维迎和郎咸平二位先生都是大众媒体上当之无愧的明星人物。不同的是,张维迎总是被“骂”,郎咸平总是被“捧”。同是研究企业的人,一个是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专家,一个是财务专家,得出的结论却大相径庭,在社会舆论中受到的待遇也天壤有别。

  孤独与喧嚣之间,隐藏着转轨经济的诸多奥秘,岂是简单的对错或所谓的“道德良心”能够解释得了。虽正值改革的承前启后之际,但中国崛起的未来之路事实上早已清晰可见,并不会因为任何争议而改变。此时来考察学者们的不同境遇,分析他们的观点,只能是一种知识思辨范畴内的活动,无法赋予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意义。

  近日,张维迎先生的一些观点又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些观点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正确的观点是不需要投票的,否则谈不上尊重科学;二是改革的基本前提是尊重既得利益,只有做大

蛋糕,才谈得上补偿;三是改革必须补偿现有利益群体,否则改革就进行不下去,此外改革使得相对利益受损最大的应该是领导干部,其次是工人,接下来是农民。

  大门户网站纷纷把相关报道和评论推到了显要位置,网友的点击和评论数量都很快就遥遥领先了。多数留言的大意是认为上述观点很荒谬。

  张维迎的这些观点是在记者写作的过程中被引述的,还未能看到其发言的完整稿子。即便如此,对于熟悉张维迎理论观点的人来说,看到这些观点并不会很意外。比如说其中争议最大的“改革必须补偿现有利益群体,否则改革就进行不下去”的观点,是其早在10年前就进行过充分论证并一直坚持的。

  他在1995年9月出版的专著《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中,就针对国企改革中的利益问题进行了学术上的阐释。书中讨论了最优委托权的问题,认为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应该分配给最难以监督而又最重要的成员,而经营者正是企业中最难以监督而又最重要的成员,所以,由他们索取剩余导致的激励损失最小。该书当时被学术界认为是国企改革研究的一次重大进步,一直是该领域研究中被引用最多的著作之一。在随后题为《控制权损失的不可补偿性与国有企业兼并中的产权障碍》的论文中,他进一步说明了国企改革与利益群体之间的紧密关系。

  而郎咸平先生把问题一次性简化为标准的所有者与经理人关系,立刻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不过,理论上的简化替代不了实践的复杂性,改革的问题从来都是在实践当中解决的。由此,决策者并未采纳郎咸平广受支持的高论也就是意料当中的事情了。历史的逻辑依然按自己的既定方式在前进,空留一段逻辑的历史给学术界和公众作为讨论的好题材。

  笼统地来说,张维迎等被“骂”的学者认为要先做那些应该做并且能够做的事情,是一种实践的逻辑;而郎咸平等被“捧”的学者则认为无论如何要先做那些应该做的事情,是一种理想的逻辑。应该做的事情无疑是所有人都欢迎,但却很可能是根本就无法做的,硬要去做只会导致更大的风险和损失。遗憾的是,那些应该做并且能够做的事情虽然切实可行,却可能被大多数人排斥。这就是转轨经济的困境所在,而中国当下的决策者们无疑清楚认识到了这个问题,走出了一条“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正确道路。

  对于学者来说,衡量其成就还是得靠“硬通货”,而不是靠媒体或网民的关注。在Google最新推出的学术搜索中,输入“经济学”这个词条,张维迎的《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以2930次的被引用次数高居榜首。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