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钱紧谜底在哪儿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8日 16:26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 |||||||||
丁国元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供的数据表明,我国在岗职工年平均货币工资为18000元左右,年均增长12.6%。但许多普通职工却感觉:没挣那么多啊—— 来自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一则消息引起了不少职工的关注。
1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供的数据表明:“十五”(2000年~2005年)末期,我国在岗职工年平均货币工资为18000元左右,年均增长12.6%。工资增长了,但许多职工却普遍感觉,没挣那么多啊! 针对不少职工的疑问,记者进行了多方调查了解,试图揭开职工“钱紧”的谜底。 谜底一 当前我国城市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比较大,差距扩大的速度相当快,已达到合理值的上限。 2月,中国社科院专家根据“全国城市居民综合社会调查”报告及国家统计局提供的相关数据资料,经研究分析对我国城市居民收入分配结构的现状做出总体性判断,并写成报告,引起了国家发改委领导的重视。 这份报告写道:当前我国城市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比较大,差距扩大的速度相当快,已达到合理值的上限。 国家统计局最近披露,在我国,最富裕的10%的人口,占有了全国财富的45%,而最贫穷的10%的人口所占有的财富仅为1.4%,并预言,贫富差距在未来十年将进一步扩大。财政部官员曾透露,银行60%的存款掌握在10%的存户手里,最富有的10%家庭与最贫穷的10%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将超过8倍。 谜底二 行业之间的工资差距比较明显,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石油、石化、电信等行业的职工,收入不薄。 应该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不无道理。因为,我国职工的人均收入确实在增加。如全国排名第三位的北京市,人均年工资已由前一年的25312元,上升到28348元。但人们也应该看到,具体到每个职工时,情况就会有很大差别。 如,西安市平均工资最高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年人均工资是全市平均工资的2.9倍。北京市的情况也是如此,行业之间的工资差距比较明显,较高的有计算机、石油、石化、电信、水务管理等,其中有些行业平均工资是该市人均工资的6.6倍。但也有部分企业一直维持在最低工资400多元的水平。记者采访过北京空港开发区的一家日资电子装配厂,生产线上几百名农村招来的青年女工,月薪只有四五百元。 谜底三 多数一线职工收入并没有增长或增长不明显。一些企业管理者近几年薪酬增长幅度很大,达到了一线职工收入的20倍左右。 上海某区总工会去年曾进行了为期5个月的调研。结果表明,近几年,绝大多数一线职工收入并没有增长或增长不明显。与此相反,企业管理者的收入却增长强劲。一些企业管理者近几年薪酬增长幅度很大,年薪一般为20万元左右,是高收入一线职工10倍左右,是一般收入一线职工的20倍左右,是低收入一线职工的30倍左右。 在绝大多数私营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就更低。今年1月11日,江苏省副省长吴瑞林就批评一些企业长期“只长利润,不涨工资”。 谜底四 职工支出相应增加,住房、教育、医疗等费用过高,也会使职工感觉“钱紧”。 据国家统计局公报,去年全国各地房价一直上涨,年底涨幅趋缓,但还是在涨。多数大中城市的普通职工靠工资买商品房肯定要感觉“钱紧”。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曾说:“一个地方每平方米房子的价格应该大体等于有正当职业群体的人均月工资;如果一个城市单位面积房价远远高于居民的人均月工资,则这个城市的房地产就不太正常,就需要政府进行调控。”现在,许多城市的商品房价格远远超过黄奇帆的“定式”,工资上涨赶不上房价涨幅,职工买房支出时必然“钱紧”。 教育、医疗费用过高,更是职工支出的“大头”。 1月,吉林省来京看眼病的退休女职工孟某,在同仁医院被要求预付手术费7.8万元。她又到相隔不远的协和医院,结果预估手术费只要3.5万元~5万元,至少相差2.8万元。连北京一些大医院的大夫都感觉看病太贵了。2005年,北京市城市居民人均药费支出640.9元,比上年增长14.5%,增幅同比上升9.3个百分点;人均医疗费支出378.5元,增长9.2%。 此外,有40%~50%居民感觉教育花费实在太高。据《新华每日电讯》报道:以人均GDP算,我国仅在1000美元上下,美国则为3.6万美元,日本也超过3.1万美元,分别是我们的36倍和31倍。考虑到日本的人均GDP是我们的31倍,那么从支付比例看,其支付11万元的大学费用仅相当于我国居民支付3550元!而我国现阶段每个大学生的费用支出,包含学费、住宿费等所有开支,平均每年在1万元以上,有的仅学费就每年超过1万元。 也就是说,从支付能力看,我国现阶段大学支出的费用是世界最高的3倍以上!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