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经济学家成为富人经济学家是改革成功的标志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8日 08:39 新浪财经

  本文简单谈三个问题:中国经济学家是谁的经济学家?中国经济学家的道德水平?谁有资格来为经济学家盖棺定论?

  关于第一个问题,是因为记得郎咸平先生曾标榜自己是穷人经济学家,并说上学时其导师就这样教导他的,我们没有看到其导师的教导的引证出处,权把它当真。这里有三种合理的推测:第一是如果其导师是政府经济学家,那么其话是有道理的。因为财政的再分配
功能、特别是美国转移支付制度更是以穷人的需要来设计。其二,若其导师是福利经济学家,其教导仍然正确,因为在贫富差距较大时将富人的钱分配给穷人会提高全社会的福利水平,这是符合经济学原理的。第三,其导师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学家,其经济增长的环境早已具备,不许经济学家操心,有一部分经济学家只在关心欠发达国家的穷人。想必郎先生的导师是从这几个角度来教导学生的。

  但中国的经济学家大多是发展经济学家,作为发展经济学家的任务就是把更多的、或越来越多穷人变成富人。如果他成功了,或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成功了,那么那些富起来的人一定会对其投桃报李,于是他们就成了富人的经济学家。如果他失败了,那他就还是穷人的经济学家。相信非洲的经济学家很少有机会被称为富人的经济学家,因为他们成功的案例太少了。如果按照郎先生的方案改革,最后也成功了,不知是否也会涌现出一批富人,那郎先生岂不也是富人的经济学家?难道还有一个改革方案可以让大家同时富起来、还富的一样水平?这使我想起来,前几天看书时看到的一则流行在西方经济学家中的笑话:有两个前苏联人是邻居,其中一个因养了一头奶牛而渐渐富起来,上帝觉得那个穷人需要帮助就降临他家,并问他:“如果我可以满足你一个愿望,你想要什么呢?”。“我想让我邻居家的奶牛死掉”,那个穷人答道。

  关于第二问题,我不记得是否是这些有“良知的”学者的陈述的影响,但目前的舆论是一片讨伐之声。其焦点就是,经济学家是自私自利的既得利益者。虽然并没有经济学家的收入普查数据,但能成为经济学家的那些人肯定属于中上阶层应属不假。但问题是,如果他们自己都不是自私的,或不把自己当成自私的去赚钱,他们如何能够把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的、在西方已经证明了是正确的原汁原味经济学引进到中国来?如果他们都提供无偿服务,先不说他们的生存。一个非常制度化的问题是,当他们不好好工作时,如何来约束不挣钱的经济学家?经济学家是经济人,政府官员也使经济人,那些指责别人的人也是经济人。人大多都是自私的,但却是无罪的,并且在市场经济社会中也是道德的。并且改革还必须靠这些经济人,我们不可能靠大公无私的天外来客来帮我们设计改革方案。所以骂他们自私是没有意义,也是不公平的,难道我们没看到很多理工科的教授学者也富起来了吗(真不知会不会过两天有那个“学者”再出来问中国有几个物理学家?)?难道还只承认科技是生产力,而不知制度变迁的作用吗?

  第三,谁有资格来评价经济学家?我相信,从学术的角度来看,应该有经济学家自己来评判。如果是从对社会发展的贡献角度来评判,那唯一的评判员只能是历史。因为丁学良、郎宪平与经济学家一样是自私的,所以我无法轻信他们的利他主义言行,因为那可能是一个陷阱,甚至是一个合法的陷阱。受教育的年限、或学历与文凭并不能改变学者的自私本性,中国历史上的贪官大多是经过科举选拔出来的有识之士,但抵挡不住他们中的大多都成了极端自私的贪官。改革开放后重用的知识分子中的贪官污吏一点也不比当年的军人官僚为少。虽然对郎先生了解不多,但对丁学良人性的自私假设,不仅符合正常人的一般规律(如果仅听其言就知其为“有良知的”,这个社会未免太简单了,中国的诚信制度就不会如此难建了),而且有一定的事实基础。我们在丁学良自己举的例子中清楚地看到,他的母亲曾用它的名声看病而不按制度规定排队却加在别人前面(我们没办法假设所有被他母亲超过去的人都是坏人或不着急看病的闲人),这样一种利用他的名声而破坏规则、损害那些没有社会声望的弱势群体的利益的行为,在丁那里没有看到任何自责或责备母亲的表示。所以虽然我们理解他的孝心,但我们也同样可以推论,如果丁学良通过这次对经济学家的攻击而获得了更大的声望,甚或在中国社会上或政坛中获得了更大权力的时候,他的亲朋好友甚至包括他自己还会在更大规模和范围内作出利用自己声望来破坏游戏规则、损害弱势群体利益的事情。因此自私的学者和自私的商人一样可能利用媒体的炒作来做广告,然后利用大众的轻信从中牟利,我们看不出丁学良的行为与经济人的自私假设有何不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凭什么相信他对

中国经济学家的判断?

  当然作为一个职业学者,如果丁将自己的学术论文拿出来,不管是否发表在美国的匿名期刊上,我们都会仔细拜读,然后进行规范的学术交流。就像商人将其产品拿来,我们有兴趣去尝试一样。但如果只是在媒体上做广告,却不拿出一样产品来,那就只是骗子,恐怕连奸商都算不上。

  哥本哈根大学访问学者 宋丙涛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新浪网声明:新浪财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意味着新浪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49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