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新金融:一个世界性的话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5日 14:48 中国经营报

  作者:陈伟

  按照惯例,2006年中央的“一号文件”再次把世人的目光聚焦在农村。这份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文件,对农村金融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这意味着中国农村金融体制将出现重大突破。

  中国的农村金融不仅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条件,也是确保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目前农信社改革试点、邮政储蓄制度调整、农业发展银行职能转换以及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对农村金融的影响等一系列问题都反映出中国农村金融的改革已经不能再局限于局部的改良,更重要的是对整个农村金融体系进行新的谋划布局。

  新农村建设需要新金融!

  但是,应该引以为戒的是,我们不能再以“搞运动”的方式来进行农村金融改革。和城市相比,农村金融具有天然的“草根”气质,即使是在最贫困的地区也有其露峥嵘之处。因此,有时行政力量的强行介入,“拉条条”、“定框框”,简单事情复杂化的做法只能是南辕北辙。

  需要新金融的显然不只是农村。

  央行21日发布的《2005年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总结了去年一年的工作,也勾勒出了未来中国金融的发展远景。可以预期,去年轰轰烈烈的金融改革只是中国新金融乐章的一个起始音符。2006年,金融市场和金融体制的改革将会以一种“激烈”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其中会包括更具弹性的汇率和利率,以及更加开放的资本市场。

  同时,新金融不仅仅是中国的主题。

  日前,韩国政府计划颁布一项涵盖内容广泛的新法案《资本市场整合法案》,这部新法案将允许金融企业同时经营股票和衍生品交易、资产管理和投资银行业务,并将极大放宽对韩国非银行金融行业的限制。对于韩国来说,这部法案无疑和美国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以及日本的《金融体系改革一揽子法》具有同样的历史意义,它们使混业经营在美日得以确立。

  东亚邻居的做法无疑激发了我们对金融混业经营的期待。长期的分业经营使资金不能在中国不同的金融市场之间合理流动,从而进一步固化了现有的不合理的金融结构,使整体金融风险不断在银行业累积,同时,资本市场也得不到相应的发展。

  最后,还是要谈谈美国。

  

美联储新任主席伯南克日前在国会首次发表经济报告,暗示会继续加息,以便在过渡期内延续格林斯潘的利率政策。现在看来,这可能是不得已之举。根据美国
财政部
公布的最新的美国
政府债务
数据,已经累计达到81839.75亿美元,距离法定的81840亿美元的政府债务上限仅差2500万美元。美联储提高利率可以增加对外资的吸引力,以便进一步为政府融资。

  事实上,美国的债务问题已经越来越危险,调整势在必行,关键是何时调整和如何调整。路径的不同对世界产生的影响迥异,美元本位下的世界金融体系貌似强大,实际脆弱!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2,5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