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把贷款定价权进一步还给市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5日 13:50 中国经营报

  作者:殷剑峰

  在央行21日发布的《2005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利率形成机制”被看做是2006年一个重要的货币政策取向。其中适当简化贷款的基准利率期限档次又是首要任务。通过简化贷款利率期限,把贷款定价权进一步交给市场是此次改革的重要意义。

  一般来说,判断利率体系合理与否的标准有三个:第一,利率的总体水平合理,基本反映了经济中资金的供求状况;第二,利率的期限结构合理,各种期限的利率能够基本反映货币资金的时间价值;第二,利率的风险结构合理,针对不同负债主体的利率应该基本反映其中的信用风险。

  由于我国的金融体系是以银行为绝对主导的,企业和居民的外部融资主要依靠银行贷款,因此,贷款利率体系的合理与否对于整个经济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的贷款利率按照期限分为6个月、1年、1至3年、3至5年和5年及以上等五个品种,各品种的下限都受到严格管制。在当前经济景气逆转日益明显、资金过剩现象日益严重的态势下,这种管制利率体系对资金价格资源的配置产生了严重的扭曲效应。

  其一,扭曲了资金总体的价格水平。一般来说,资金价格水平是顺经济周期的。当前,随着经济景气的逆转,资金供过于求现象日益突出。而贷款利率水平却不能相应向下浮动,无疑扭曲了资金和资源的配置。

  其二,扭曲了利率的期限结构,这在经济景气下行阶段尤为明显。一般来说,利率的期限结构也具有顺周期的特点。在当前各种期限贷款利率下限受到管制的情况下,其对经济景气上行阶段的资金价格扭曲和资源配置扭曲的程度相对较小,而在经济景气下行阶段,由于长期贷款利率无法下降,其扭曲程度则会非常显著。

  其三,扭曲了利率的风险结构。利率的风险结构通常也是顺周期的:在经济景气上行阶段,良好的经济效益导致企业利润、居民收入增加,违约率下降;在经济景气下行阶段,企业亏损增加、居民收入减少,违约率相应上升。在利率风险结构的这种顺周期行为中,企业的信用风险波动更加剧烈,而居民的违约率、尤其是像住房抵押贷款这种有良好抵押品的长期贷款的违约率则不会发生太大变化。对于中国这种依然处于城市化进程中的经济体来说,居民住房抵押贷款的违约率更是要低于其他发达国家。但是,由于目前各种期限贷款利率的下限都受到管制,银行业希冀降低长期的居民住房抵押贷款利率、从而增加个人

零售业务比重的愿望难以实现。

  总之,2006年需要尽快简化基准贷款利率的期限档次,推动贷款利率体系的市场化改革。在这方面,一个可供考虑的步骤是:第一步,尽快取消1年以内(即6个月)和1年至5年之间(1至3年、3至5年)的基准贷款利率,保留1年基准利率,放宽对5年及以上贷款利率的下限管制(例如允许下浮20%)。第二步,在保留1年基准利率的同时,逐步放宽5年基准贷款利率的下浮空间直至最终取消;第三步,放宽1年基准利率的下浮空间,直至完全放开对贷款利率的管制。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