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新农村建设要先从村官抓起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4日 09:59 红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规划最引人注目的亮点之一。当前,风风火火的新农村建设正在全国展开,如何打好这场硬战,各地“招法”各有不同。

  日前,听一位县委书记下乡与乡镇干部座谈时说到:“新农村”建设首先要从村官抓起。笔者对此观点深为赞同。

  熟悉农村工作的人都知道,农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都集中在村一级,一个地方的富裕和文明程度如何,往往取决于基层组织尤其是村级领导班子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村干部直接与群众打交道,村干部的政治素质如何、帮富带富能力如何,直接影响着群众的思想和行动,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在群众眼里就是政策导向、前进方向,因而,村干部无疑就成了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关键角色,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力量。所以说,“新农村”建设必须要从村官抓起。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农村政策的调整,对村干部的工作内容、方式和方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想,“新农村”建设从村官抓起,关健是要通过教育引导、制度规范、机制创新、监督保障等一系列措施提高村干部的综合素质,重点是要消除“五官。

  一是要消除“懒官”。亲戚越走越亲热,干群越联系越密切。村干部虽然住在基层,但不等于天天都在深入基层和农户,村干部要实践好“

三个代表”,就要勤政,不做“懒官”。首先是腿勤。一个村各户情况不同,家家都有难念的“经”,谁家不需要组织上的关怀?村干部应“不请”自到,一有空就深入农户了解民情。无论是农民群众普遍关注的致富、减负等问题,还是个别户之间鸡毛蒜皮的小纠纷,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其次是口勤。村干部就像“购销公司”,一方面要把群众想的、说的、怨的、盼的,大量“收购”回来,及时“加工”处理;另一方面又要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家庭群众的需要,把党的方针政策、法律知识、农村科技、优生优育等“紧俏商品”,适时提供给群众。在“购销”工作中,村干部要善于纳逆耳忠言,乐于百讲不厌。只有干群心与心多交流,干群关系才能融洽。再次是脑勤。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要进行认真地调查研究,多分析、多思考、多总结,归纳、提炼出带共性的东西;经常开动思维机器,打开思路,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和推动发展的新途径,为上级组织决策提供有益参考。

  二是要消除“虚官”。讲面子图虚荣,言行不一,虚情假意或半心半意对待群众,是群众最怨恨的“虚官”。村干部要树立勤政廉政的美好形象,就要做到“三个老实”。第一,做老实人。要有良好的人格和从政的品格,做到办事公正,断事公平,处事公道,堂堂正正为人,真心实意爱民,不做亏心事;对人民要有真感情,瞧得起、合得拢、不摆架子;要有容民、容事、容言的肚量,不积小怨,不当小人,不打击报复。第二,说老实话。宣传执行政策注重原则性、严肃性,不“唯我所用”;做群众思想政治工作要直截了当,实话实说;给上级汇报工作要实实在在,切忌隐瞒或浮夸。第三,做老实事。多做为民增收的事。要积极引导群众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引导农民围绕市场发展商品农业,为农产品找“婆家”,合理开发资源;请当地“田专家”、“土能人”为民传技术,带富一方群众。多做为民解难的事。要多关心、多帮扶老弱病残生活困难群体,帮助贫困户致富找寻致富门路;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妥善协调好群众间的矛盾与摩擦;在法律和政策允许范围内,尽力帮助群众解决如建房子、娶媳妇所办手续等实际问题。多做为民造福的事。要致力于解决农民“看难、听难、走难、吃难、乐难”等问题,踏踏实实修几条“红旗渠”,造几片“先锋林”,挖几口“党员井”,架几条“连心广播电视线”,建几个农民文化活动室,让“三个代表”在党员和群众中生根开花结果。

  三是要消除“软官”。打铁需要墩子硬,干部需要自身硬。干部软弱无能难以治好一个村,因此,当好村干部就要做到“两个过硬”。第一,素质要过硬。村干部上管天下大事,下管鸡毛蒜皮,而许多事都要涉及到政策法律,这就需要村干部肚里要有理论,脑里要有政策,手上还要有“三板斧”。这就要求村干部必须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农村政策、农村科技和现代经济管理、行政管理知识等,否则随时都可能被群众“将军”难堪,发展地方经济、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就会心有余而力不足。第二,作风要过硬。首先要以身作则,做到“五带头”,即带头执行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崇尚科学,积极推行殡葬改革,不搞封建迷信;带头维护群众利益,不用一分违背良心的钱;带头勤劳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带头完成公民应尽的义务。其次要转变作风。要敢于吃苦受累,不惜牺牲个人利益;敢于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怕得罪人;敢于管烂事,直面矛盾,化解矛盾。

  四是要消除“庸官”。为官一任,造福一村,无功便是过,无能无为就是“庸官”。村干部要做善政的代表,必须实现“三个转变”。第一,由命令型“长官”向服务型“公仆”转变。过去村干部工作习惯于行政命令和长官意志,但效果不佳,群众反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要求村干部多为民传技术、找信息、想办法、送温暖,满足群众需要。第二,由“管理者”向“领路人”转变。过去干部“转田头”讲种粮,现在是要“转市场”讲竞争;过去只讲种、管、收,现在要讲名、新、优。要引导群众面向市场调结构,立足市场抓增收。第三,由“路人”向“亲人”转变。农村夫妻吵嘴、子女不孝、邻里不和、天灾人祸等难以避免,村干部就要多关心群众的“闲事”,做到雪中送炭,济民困、解民危、化民怨、帮民富、扶民心,要把人民真正当成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成为群众的亲人。

  五是要消除“贪官”。“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是历来人们对为政廉洁者的形象写照。“公生明,廉生威”,村干部只有公正才能清明,只有廉洁才能有威信。所以,村干部必须做到一要干事,二要干净,要切实加强廉政建设,不以权谋私,不挥霍公款,不多吃多占,不

贪污受贿,不迷美色,过好糖衣炮弹关。

  记得一位领导同志说过:农村要致富,选好村干部。我想,只要我们有一支想事、干事、能成事的村干部队伍,这支队伍强了,就会有生机勃勃的农村经济,就能够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早日实现。

  (稿源:红网)

  (作者:林伟)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603,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