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期待更多的新政来化解征地困局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3日 09:31 红网

  据2月22日《南方日报》报道:广东境内公路土地征用将在这5年中尝试“农民土地入股”的方式,韶赣高速和莞惠(东莞至惠州)高速的东莞段同时被纳入首批建设试点。广东就征地拆迁频出“土地新政”,先是在地方试行征地方为被拆迁的农民买养老保险,今天再次传来农民可以用“土地入股”的消息。

  2月21日, 2006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其中就新农村建设问题提出,“健
全在依法、自愿、有偿基础上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有条件的地方可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广东此举无疑是对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一种探索,而且是站在农民的一方,值得期待。

  征地拆迁问题之所以成为时下影响社会和谐的热点、难点,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征地方、地方政府与被拆迁者之间的利益博弈上——难以找到三方利益的平衡点。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利益的理解也有所不同,甚至是大相径庭,许多矛盾由此产生。站在官方角度,不少人认为,征地给农民的钱已经够多了,农民种几辈子的地都赚不来,为什么你们还不满意呢?农民真是麻烦!这种抱怨笔者在不同场合也多次听到。

  而农民则认为,土地补偿款虽然不少(当然,补偿款被贪污挪用的情况也不在少数,此种情形不在本文讨论之列),甚至也是种几辈子地赚不来的,但是金钱与土地的价值是不同的,钱可能一夜之间花完,土地则是农民一生的依靠。当征地款很快花完了,土地又没有了,以后的生活怎么办?能说失地农民是杞人之忧吗?将心比心,如果你们都是没有其他谋生技能(或者谋生技能很差)的农民,面临失地,你们能坦然接受吗?

  可惜,这么浅显的道理经常被忽略。国内有些征地过程中,也有农民提出过用土地入股分红、农民拿工资、帮农民养老等解决失地农民后顾之忧的方案。笔者的老家广东汕尾,就出现过征地过程中,农民提出过类似的方案,得不到征地方的同意,而酿成暴力事件的。

  其实,中国的农民虽然有些小农思想,但总体上说是顾全大局,很通理的,只要政府能站在他们的角度,多替他们的利益——不仅仅是眼前利益,更重要是为长远利益着想,他们是不会拖国家建设的后腿的。

  广东试行“土地入股”,正是解决失地农民后顾之忧的“

土地新政”,不管其过程有多曲折,不管其最终能否成功,这种尝试都是有益的,它将为世人提供一个化解征地困局的一个路径:站在解决农民长远利益的角度,来化解矛盾,达到双赢。

  (稿源:红网)

  (作者:练洪洋)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7,4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