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企业年金何时不再观望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1日 22:31 中国财经报

  记者 宋镜

  去年8月,企业年金市场化运作正式启动,在经历半年多的悄无声息后,近期企业年金再次成为关注热点。先是劳动保障部批准第一批三家中央企业(光大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人保)建立企业年金,标志着央企建立企业年金迈出实质性一步。随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宣布,算上这三家中央型企业,目前已有超过50亿元的企业年金打算进行市场化运作,并已在
劳动保障部门备案,其中约有41亿元年金已按照市场化运作。

  根据《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企业年金基金可以投资股票等权益类产品及投资性保险产品、股票基金,但比例不得高于基金净资产的30%。因此,50亿元的规模应当说与当初人们对企业年金市场化运作的期望仍有一段距离。此前,学术界对我国企业年金市场的预测是:总量可达万亿,每年将以千亿速度增长。而中国企业联合会调查的情况则是,已建立企业年金的国有企业约占17%,民营、外资、私营企业不足10%,享有企业年金的职工覆盖率仅占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的16%。

  从世界范围看,企业年金的发展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从一开始完全是雇主的行为,发展到政府对企业年金和国家社会保障资源进行整合,企业年金在很多国家已经充当起养老保险第二支柱的作用,在有的国家,企业年金甚至成为第一支柱。在养老金市场化运作发达的国家,比如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荷兰、瑞士、英国和美国,企业年金已成为职工退休收入的主要部分。在我国,在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善的情况下,企业年金制度作为企业为职工建立的补充性养老金制度,其重要性也已经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肯定。

  那么为什么企业年金“盘子”做不大?“观望”似乎是对企业心态的一个最好的描述。

  去年年底,有消息称北京市关于企业年金的税收优惠政策即将出台。为了等这个优惠政策,很多企业继续“观望”,迟迟不肯去办理本已列入计划的企业年金手续。

  这种现象并不少见。按照现行规定,社会保障试点地区的企业在建立企业年金时,企业缴费在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可从成本中列支;其他省份企业缴费列入成本的部分,“原则上”不超过工资总额的4%。然而,各省在试点过程中,有的按4%,有的按5%,有的甚至按高达10%以上的比例进行税前列支。

  从企业和职工的角度看,当然希望列支的比例越高越好,这样企业可以少支出,职工也可以得到更多的企业年金。然而,从税收角度看,过高列支肯定是要影响税收收入的。这应该说是企业年金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

  使企业持续“观望”的其他原因,还包括:国家对建立企业年金没有强制性要求,企业可做可不做;不少企业缺乏为职工谋保障的意识;企业负担较重,不愿再加一项等等。即使有能力的企业,在做企业年金时也会面临无法平衡在职和退休职工关系的难题。更何况,现在企业年金管理机构收费较高,市场运作的风险也很大,大部分企业对于用这块资金进行市场运作,兴趣不大。据调查,目前在办理企业年金的企业中,大约有2/3还是选择存银行的方式。

  因此,要推动企业年金真正成为中国居民未来养老的一大支柱,首先就是要在法律上对企业年金进行明确细致的规定。应通过立法,明确企业年金制度的法律地位与强制性,并进一步明确建立企业年金的各项税收政策。同样应当明确的,还有对退休职工的福利补偿政策。

  据悉,《财政部关于国有金融企业试行企业年金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近日已下发,《征求意见稿》要求金融机构在设计企业年金方案时,重点解决激励机制和历史遗留等问题,兼顾新、老退休人员的福利保障水平。这些都是现有企业年金制度未能覆盖的领域。人们期待着,这将是有关部门进一步推动企业年金制度建立的一个信号。格按照有关文件和规章的要求进行。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