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向何处去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1日 15:15 《竞争力》 | |||||||||
文/方向明 从“实业立国”,再“科教兴国”,到“创新型国家”,国之根本历经百年演进。当中国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只有三条发展之路可供选择:资源型,依附型,创新型 “自主创新”成为一场运动是正常的,因为以运动方式推广普及新事物是中国的一种
“自主创新”对于中国具有革命意义,并将产生深远影响。但其深刻意味很难被今天所理解:“自主创新”,是“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是“十一五”规划的“重大战略着力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中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 从“实业立国”,再“科教兴国”,到“创新型国家”,国之根本历经百年演进。纵观世界,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它们都做出了决定未来命运的历史抉择,分别走上了无法回头的三条发展之路:一条是“资源型”,另一条“依附型”,还有一条是“创新型”。中国如今也站在这个历史门槛上,以“创新型国家”定未来。 近看10年中国智慧的结晶:“与时俱进”,“三个代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和平崛起”。而亿阳集团董事长邓伟有一句很深刻的话:“创新型国家”将是这些思想智慧变为现实结晶的催化剂。 在2004年举办的“第三次创新浪潮.首届中国企业创新年会”上,产生了一个颇具预见性的论断:在新中国56年的历程中,第一次创新浪潮以“在封闭状态下的独立自主地创新”为特征,第二次创新浪潮以“在开放状态下的全面引进式创新”为特征,第三次创新浪潮将以“在开放状态下的整合型自主创新”为特征。 然而,思想不等于现实,预见不等于结论。创新难,自主创新更难,原创性创新则难上加难。方正集团董事长魏新的高见是,“创新型国家”有两个基点:国家创新体系为主导,企业创新体系为主体,互为支撑,互动俱进。 魏新是实践出真知。他认为,绝大多数中国企业已经从“仿造阶段”过渡到“制造阶段”,只有少数企业能够走到“创造阶段”。但方正集团就是从“创造阶段”起步的,这源于国家创新体系与企业创新体系的互动 改革开发27年来,中国企业走了两条正路,一条是“技工贸”,一条是“贸工技”。走“技工贸”道路经受住考验的是方正集团,这家企业真正拥有原创的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更难能可贵的是其持续创新20年,从激光照排技术到网络出版技术,但方正的自主创新仅成功于一个相对狭窄的领域。走“贸工技”道路初见成效的是华为公司,其他企业是“贸”和“工”成功了,到了“技”这个台阶已气喘吁吁,备显底气不足,因为自主创新需要精神和能力,华为为此历经15年的培养和积累,尽管表现值得尊敬,但也必须承认,技术差距依然明显。 “快速做大做强”是众多中国企业追求的目标。中国企业家普遍认为,大不一定强,但是不大很难强。如今,绝大多数中国企业都遭遇了发展的瓶颈和增长的极限,因此多元化与国际化成为直接选择,两者都在追求规模化。 但亿阳集团董事长邓伟却画出两个“金字塔”:一个是“正金字塔”表明全球产业链与产业布局,极少数研发核心技术企业是“塔尖”,一些虽无尖端技术但拥有国际品牌的企业是“塔腰”,众多的既无技术又无品牌的制造企业构成“塔基”。另一个是“倒金字塔”表明全球价值链,拥有核心技术企业的利润率为20%以上,拥有国际品牌企业利润率为在10-20%之间,制造型企业利润率在10%以下。 台湾宏基集团董事长施振荣对此的描述更为简洁----“微笑曲线”,两个高高翘起的嘴角是“技术与品牌”,下唇的底部是“组装加工”。 方正集团董事长魏新认为,自主知识产权即技术与品牌,自主创新主要体现在技术研发与品牌塑造上。但中国企业目前很难在核心技术上重大突破,也难一夜之间打造出国际品牌。因此,积小胜而成大胜的“持续创新”最为现实。而实现“持续创新”的三大关键是,创新导向型战略,在创新中学习,激励创新的长效机制。 仿佛就在昨天,不思创新,不敢创新,不会创新,还在中国业界弥漫着。仿佛一夜之间,“自主创新”以一种“时髦形态”迅速蔓延于中国大地。学者以“自主创新”为题夸夸其谈,企业以“自主创新”为名标榜自己,更为陈词滥调的是媒体,翻来覆去炒作几个老典型,把原本具有创新示范效应的案例搞得庸俗不堪,令人看见就想吐。 重在发现,本刊曾经推出10大创新企业,一年之后,再次推出8个企业8种模式,为区别于赶时髦炒冷饭,故命题为“新创新者”。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