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2006:人民币升值年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0日 22:36 《观察与思考》杂志

  2006年将是一个注定不平静的年代。西方发达国家依然会称人民币的“解冻”还不到位,国际投机资本仍在左顾右盼,国内经济对汇率问题也尚存疑虑。

   陈支农

  从“排斥”到“详细计划”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堪称2005年全球经济最激动人心的事件之一。相比改革开放26年中的任何时期,近两年将是中国汇率制度改革市场化措施出台最密集、进程最快的年度,也是中国汇率制度有规划、有部署改革的年度。2005年7月21日,世界金融市场为之震动—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11年来被视为“天经地义”的美元兑人民币1∶8.2765的比价从此颠覆。

  为了使人民币汇率更加市场化,增加汇率弹性,扩大汇率波幅,2005年11月24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公告,在银行间市场引进美元做市商制度,并决定于2006年初推出即期询价交易方式。11月25日,央行与10家国内银行首次进行了60亿美元的货币掉期操作。

  根据2006年1月4日的最新数据,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上引入询价交易方式的首个交易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再次刷新了自去年7月人民币升值以来的新高。现汇市场中,美元兑人民币1月4日收于8.0676,此前一度创下8.0675的人民币升值后新低,美元交易区间为8.0702至8.0675,波动范围较前两个月通常出现的10至15点有所放大。同时,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方式的改进,是央行在完善市场力量决定人民币汇率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美国银行预计,在今年第一季度末前,美元将跌至人民币8.0200。

  尽管说实行做市商制度可以增加银行的自主权,汇率的波动以及升值会有比较大的空间。但近来的现实状况表明,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方针并未得到应有的认同。“人民币必须升值”、“中国的汇率机制必须更具弹性”—这类“警示”性的语句在2005年度频繁出现在各类国际级会议中。美国、日本、欧盟和国际

货币基金组织一遍又一遍地敦促,中美
纺织品
谈判、七国集团G7会议、20国集团G20会议、美财长斯诺访华以及美国总统布什访华等等,人民币汇率一次又一次成为各种会议的重要议题。

  而中国政府对人民币升值的看法也在逐渐演进,从最初的完全排斥“升值论”,到“小幅升值无损整体经济”,再到“将长期缓慢地升值”。2005年12月19日,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发表演讲“中国有自己的路线图”后答记者问时表示,人民币将会升值,但人民币汇率过高或过低都不是中国所希望看到的,中国在人民币升值问题上有着“详细”的计划。

  升值“争论”依然炽热

  2005年12月20日,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在答记者问时指出:“汇制改革是一个重大的改革,也是充满智慧的改革方案。这个方案的出台时间才半年,实践证明是成功的,我们不可能总是朝令夕改,这个政策会长期保持下去,汇率政策不应该经常、随意地变动,这是很慎重的事情。”

  尽管李德水的讲话代表了国内相当一部分专家学者的观点和看法,但不少海外研究机构和投资银行都预测,明年人民币将出现较大幅度的升值,市场对升值的预期正在不断扩大。2005年汇改后8、9月份的贸易顺差数字,曾一度被解读为人民币升值压力弱化。但10月份外贸顺差再创年内新高。到11月底,顺差总额已逾900亿美元。高额的贸易顺差导致外汇储备的激增,更是增加了外界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国际知名投行雷曼兄弟认为,中国政府将以现有汇率机制让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2006年显著升值,到年底时将升至7.50左右。其一,中国政府在过去最担心的是人民币的快速升值会导致国内金融不稳定,并影响其出口带动型经济的增长。但随着新的避险工具的引入,以及更多有经验交易者的参与,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其二,近几个月的数据表明,人民币兑美元加速升值对于中国出口的负面影响可能低于原先预期,中国政府对此的信心也应该有所增强;其三,继续限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波动幅度的不良后果也已经变得更加明显,如果人民币汇率不能表现出更大的灵活性,美国参议院就有可能重新就先前搁置的对中国商品征收重税的议案进行表决,如果议案通过,将带来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后果。如此看来,有关人民币升值的争论似乎不但没有停歇,反而呈现炽热化趋势。

  2006年,升值或成主旋律?

  2006年将是一个注定不平静的年代。西方发达国家依然会称人民币的“解冻”还不到位,国际投机资本仍在左顾右盼,国内经济对汇率问题也尚存疑虑。树欲静而风不止,对于2006年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从预期来看,目前人民币汇率已有一定程度的上升,但是仍没有达到人们所认为的均衡汇率,因此人民币汇率上升的预期仍普遍存在。这种预期仍将推动人民币汇率继续上升。

  内需仍将是影响明年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一个关键因素。较上年同期增长3倍的巨大的贸易顺差也成为国际社会对人民币施压的主要原因。扩大内需、以内需替代外需是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内需的强弱将成为2006年汇率是否变动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由于目前国内的利率水平过低,实际利率甚至为负,因此利率上调势在必行,但利率上调又会引起热钱流入,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

  除了国内因素之外,其他国际货币的走势也将直接影响到人民币汇率的变动。美国双赤字的局面继续强化而没有丝毫动摇可能,美联储继续加息的空间较前一阶段已经大为缩减,美元上升的势头正在削减。

  此外,近期日元汇率上升迅猛,这也被认为是亚洲货币走强的一个重要信号。而亚洲开发银行将于2006年6月推出“亚洲货币单位”,届时人民币、日元、韩元、新加坡元等货币将在亚洲货币单位中占据较大比重,这势必会影响到现有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变。

  2005年11月25日央行与国内10家银行进行的60亿美元的掉期操作中,约定一年后央行再以1∶7.85的价格用人民币买回美元。央行拿出这个远期汇率的理论价位在某种程度上是否暗示了2006年的上涨预期?人们可否就此认为2006年是人民币升值年?

  中长期贬值依然可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近期发表的《2005年中国汇率制度报告》称,人民币升值的市场预期信号正在减弱,随着市场机制的进一步深度改革,不排除中长期存在贬值的可能性。

  人民币汇率改革措施的陆续出台,客观上相对稳定了市场的预期。同时,美国近期警惕通货膨胀所采取的措施,美元利率出现上涨趋势,中美利差扩大,美元短期内将较为坚挺,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实际压力。从市场短期分析来看,海外近期人民币NDF(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交易)走势在下降,银行远期净售汇敞口也出现扩大趋势。不论是海外投资者,还是国内的企业,尤其是国内的外资企业,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有下降的迹象。

  事实上,在目前人民币升值预期压力明显大于实体经济内在升值需求的情况下,特别是中国金融改革进入关键时期,经济、金融的变数增多,中国金融机构和企业对浮动汇率尚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而且在汇率调整对改善国际经济不平衡影响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大幅度轻率调整人民币汇率,风险过大,既不利于中国国内经济金融的稳定,也不利于世界经济与美国经济的稳定。因此,在人民币汇率调整方面,“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的基本原则不会变,也不应变。

  从中长期看,中国劳动生产率持续高于美国,人民币仍有升值的潜力。但是,同样从中长期看,处于转轨中的

中国经济,2万多亿元的社保资金缺口,1万多亿元的银行不良资产,一些地方政府难以测算的巨额债务,对一个迫于各方压力而经验不足的开放经济体制来说,体制中历史痼疾的择机解决和进一步主动调整内需主导战略,并不意味着劳动生产率一定程度的提高,就肯定会使人民币升值。这主要取决于市场化改革的力度和对赤字财政政策的态度。起码从目前看,运用一定的外汇储备,适时推出相关的改革措施,包括消化巨额不良资产、解决社会保障体系的欠账、用于各种战略储备和重大设施的建设,都可以主动成为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有力措施。

  在中国的改革、发展和适度的资本管制过程中,只要政策运用适当,我们仍然有余地消化国际游资对人民币升值的冲击压力。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