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2006中国两会与经济展望 > 正文
 

十大经济焦点话题值得两会热议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0日 02:43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上海证券报 主持人:邹民生 乐嘉春

  一、宏观经济:在增长方式与速度之间寻求最优点

  二、增长动力:"三驾马车"协调并进是经济质量关键

  三、改革路径:公平、效率与经济主导权一个也不能少

  四、收入分配:扭曲与否对社会经济生态有全方位影响

  五、劳动就业:要从就业管理体制与机制上做更多文章

  六、金融改革:做好应对金融生态发生新变化的准备

  七、新农村建设:从国家整体战略角度调整经济关系

  八、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宽松的制度保障

  九、区域经济:重绘经济版图拓展中国经济战略纵深

  十、资本市场:在基础发生实质性变化中谋创新发展

  主持人:

  各位好。今年的"两会"即将召开,因为今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又逢中国人均GDP超过1700美元,中国经济进入了工业化国家通常都会面临的发展岔路口,所以这一段时间,有关经济发展的路径问题、公平与效率问题、经济结构与质量问题,以及其他一些重要的民生问题,都是大家谈得比较多的热门话题。

  各位来自不同机构,我想能不能从你们的研究角度,谈谈值得今年"两会"议一议的经济话题。因为今天嘉宾比较多,所以大家可以先推选一些自己觉得比较重要的话题,然后谈谈推举的理由。我们将刊出前十大话题,以期与读者朋友们进一步互动,使我们对中国经济的现状与走向能有更深入的了解。

  点评人:

  赖德胜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宜勇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刘军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苑德军银河证券高级经济学家、教授张春子博士中信银行规划发展部

  刘煜辉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1、宏观经济

  对"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现在应该是很明晰的,那就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中国经济增长正试图从注重GDP指标向构造和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调整,改变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资源和环境因素的制约与影响,由此将经济增长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协调维护,提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这是一种价值观的巨大转变。

  当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总有一个过程,面对前期由于投资热形成的生产能力过剩和消费需求的增长缓慢,今年宏观调控将何去何从?特别是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中,如何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协调各种经济关系,缓解社会矛盾,使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仍有一系列非常艰巨的工作要做。简而言之,在转变增长方式的同时,速度不能太低,太低了会产生一系列民生问题,也不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2、增长动力

  投资、消费、进出口,通常被视为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国经济能不能保持持续平稳较快地发展,要看这三匹马是否协调。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投资一直是重要的领跑者。对此,近两年一些经济分析人士还颇有微词。其中不无道理。但由于中国的基础条件摆在这里,保持一定的投资规模,改善基础设施和民生条件,打下扎实的物质基础,也是经济腾飞的基石,这方面仍有许多可为之处,因此保持适当的投资规模是需要的。同样,在进出口方面,这两年增长很快,因此也引发了一些尖锐的矛盾,引起国内外的高度关注。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在对外贸易方面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国际社会的需要,对国际社会的贡献是非常明显的。现在,关键是要扩大内需、启动消费,只有13亿中国人的生活改善了、消费启动了,才能实现中国经济增长的本意,同时也使中国经济的发展更有主动性和自主性,使中国经济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3、改革路径

  最近,关于改革路径问题再次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经济的主导权、改革的实际目标与价值取向如何,学界又起争辩。为什么现在大家又对方向问题表现出如此的关注?原因是复杂的,问题也是很现实的。因为一段时间以来在效率与公平方面,矛盾已日显突出,特别在对经济发展成果的分享方面、在利益格局的调整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社会公平问题。与此同时,在中国经济与金融的主导权问题上,特别是在一些具体方法和最终目标能不能实现之间出现的不同看法,也需要通过讨论、研究,加以梳理。事实上,社会公平的缺失,最终会损害效率的提高;而中国经济金融的主导权问题,更是与国家的长远发展和全体人民的福祉有密切关系,来不得半点马虎。

  4、收入分配

  多项研究显示,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各社会阶层以及不同人群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日益拉大。分配不合理与收入差距悬殊问题已引起了全社会的注意。其实,在包括消费、储蓄和投资在内的整个经济链中,收入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收入差距过大不仅有一个社会公平问题,同时收入结构扭曲也是导致包括经济结构在内的社会结构畸形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从整体的社会、经济效益方面来讲,收入分配是否合理,也关系到社会资源、自然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问题,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如何让普通劳动者真正享到改革开放的成果,调整利益格局,缩小收入差距,是需要综合、慎重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

  5、劳动就业

  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口结构的变化,我国的劳动就业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不仅普通的劳动者面临就业问题,甚至高学历者对就业前景也难以乐观。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到千家万户。调整投资结构,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劳动者素质,是改善就业状况的必要举措。而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最大限度地利用好人力资源这个重要的生产要素,还需要从就业管理体制与机制上做更多文章。

  6、金融改革

  今年是中国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的最后一个过渡年,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已经进入"加速期"。作为我国金融业全面开放"最后堡垒"的银行业的对外开放将进一步扩大。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改革任务繁重而又紧迫。随着外资的进入,包括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在内的金融业在监管体制、治理结构、风险控制、产品与服务创新等方面需要加快步伐,以迎接国际金融业巨头的挑战。对由此而可能发生巨大变化的新的金融生态状况,更需要监管当局和业内各个方面早做预估,并拿出相应对策,以确保金融业稳健运行,从而有助于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7、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缩小城乡差距,是体现"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价值观的新举措,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创新思维,要从国家整体战略和经济布局的角度,从国家竞争力的持续性和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的角度,来调整好多种经济关系。除了要在财政资金上实行倾斜外,更重要的是要在制度创新方面有所突破。只有在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教育制度等方面打破现有的不合理的壁垒,新农村建设才能突破"三农问题"的小视野,从提升综合国力的层面上取得真正的效果。

  8、自主创新

  目前,我国是贸易大国,但不是贸易强国;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但不是制造业强国;我国经济增长很快,但高附加值部分创造的价值往往被外资拿走。原因在哪里,就是缺乏创新精神、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缺乏知识产权。因此,建设创新型国家,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提高国民财富的重要基石。自主创新不只是科技界的事,更重要的是要有自由的文化氛围、良好的人文环境、宽松的制度保障。要在全体国民中提倡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价值、尊重创造的自由创新意识,通过自主创新,提高产品与服务的价值,使全体国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质量有实质性的提升,从而使国家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9、区域经济

  "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将会使中国经济版图发生巨大变化,使区域经济格局发生重大调整。中国经济从目前东、西部和东北老工业区的"三大板块"演变为东、中、西部和东北老工业区的"四大板块",不仅是一个区域经济的布局问题,即根据资源禀赋如何有效配置不同资源的问题,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看,更是一个大国经济的纵深构造问题,是一个超宏观的规划问题。

  一段时间来,以外向型为特色的东部地区经济迅速发展,为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创造了坚实的基础。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自主性要求日益增强,如何开掘和合理利用本地区的资源禀赋,发展高附加值经济,这是一个经济深化过程中需要回答的重大命题之一。中国各地的自然、社会、历史、人文状况差异很大,资源禀赋条件不一,如何从差异化的角度来重新思考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纵深与结构,特别是不同水准的产业配置,而不是不顾本地条件,甚至是破坏本地独有的资源,搞低水平的同质化竞争,是下一步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怎么来回答这些问题,绝不是一个地区自己的事,需要审慎为之。

  10、资本市场

  去年启动的股权分置改革正在使证券市场的基础发生实质性变化。股权分置改革的全面推开,将消除长期以来困扰资本市场发展的制度性缺陷。但股改并不能也无法解决资本市场中的所有问题。股改后资本市场改革和发展的着力点,应放在大力推进市场的金融产品和交易方式创新、丰富和完善市场结构上,以促进市场发育程度的提高。应抓紧推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和融资融券的信用交易,同时进一步改革市场监管理念,努力打造高效率的市场监管体系。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