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完全由家庭出资培养并受益 丁俊晖模式能否复制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7日 10:02 《科学投资》

  倾阖家之力打造巨星,一夕成功,鸡犬升天,巨大财富效应激励多少天下父母热血沸腾,但你是否想过,对于普通家庭,“丁俊晖模式”究竟有多高的复制性?

  丁俊晖现在很热,不知有多少人正在抢注“丁俊晖”的商标,也不知有多少商家正在开广告宣传会议商量着如何让这个小丁作代言人,更不知有多少经纪公司、经理人排着队想给小丁做代理。一时间,小丁“金”光灿烂,“钱”程似锦。

  丁俊晖这个名字如今已经红遍大江南北。18岁的“中国丁”为我们带来了世界性台球比赛的第一个冠军。与小丁的一战成名同样令人羡慕的,是当人们探寻丁俊晖的成才之路时,“惊”然发现他与刘翔、姚明、常昊等其他优秀运动员完全不同的道路,他走的并非是一条传统的从业余体校→地方专业运动队→国家队的“中国制造”道路,而完全由其家庭出资进行培养,他父亲带着小丁走南闯北乃至远赴英伦,小丁是一个典型的“私家制造”产品。

  由此,不少中国家庭看到了另一条投资出路,即家庭体育投资。

  “私家制造”这种家庭投资模式,是否可以成为更多家庭的投资方向?抛开孩子天分这个因素,仅从投入产出角度考虑,这其间到底会有多少悬念?

  “私家制造”需要多大投入

  说到丁俊晖的成名,就不能不提他的父亲丁文钧对小丁奇特的投资路线。老丁是一个其貌不扬但骨子里肯定好赌的男子,否则他不会倾家荡产、孟母三迁般的为了儿子定居外地。也不会有那么大的勇气让儿子辍学、用儿子的人生前途去作赌注。更不会在积蓄全部用尽后,不惜卖掉自己的房产,以确保小丁的费用支出。好在他赌赢了,丁俊晖成了一代台坛天才。

  一个体育明星是需要花费巨额费用的,要成为顶尖高手,就必须有顶尖教练,教练水平越高,费用自然也越昂贵;除此之外,只有不断观摩高手的比赛,才能学到更多的技巧;只有不断参加实战演练,才能让自己从实战中迅速成长,这一切都必须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作为后盾。

  于是,从两度搬家,到给小丁请最好的台球教练,提供小丁练球的场所;从每年2万英镑赴英学习的费用,到一家10年来缩衣节食,老丁称他花在培养小丁上的直接投资,少说也达到了五六十万元。这笔投入让这个原本还算殷实的家庭一度一贫如洗。

  据说国家体育总局每培养一个世界冠军,至少要花费200万元左右。如果将老丁为培养小丁放弃的生意收入、一家人陪着搬迁而花费的费用、一家3口的生活费用计算在内,老丁为此付出的也应该超过百万元了,平均下来每年要投入10万元左右。

  “私家制造”能选择什么项目

  丁俊晖的成功完全脱离了旧模式。家长重金栽培、海外留洋、自力更生,这种“丁俊晖模式”在目前中国还只是个别项目中的个别现象,但已足够引起人们的重视。

  有人将丁俊晖模式分析为以下两个要素:一是孩子的兴趣,这其中当然包括孩子在某一方面表现出高人一筹的天赋;二是项目的选择。家庭投资体育,基本上都是选择国家尚未大力发展,并且有良好市场前景和职业化潮流的个人项目。在奥运重点夺牌项目上,一家之力显然难敌举国体制。丁俊晖的成功,可以说很大一方面是受益于台球之“冷”。

  然而目前国家体育总局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建制,已经几乎完全涵盖了奥运项目和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项目,并且仍在不断吸收和扶持新兴项目。既有巨大商业潜力又没被充分开发的竞技体育项目已经难觅踪影。从这一角度来说,虽然尚不能断定丁俊晖掘到的是最后一桶金,但毋庸置疑的是,目前国家统包的竞技体育发展政策不改,留给家庭投资体育的空间狭小。

  “私家制造”有多大收益

  将“私家制造”当做一个投资项目的话,最吸引人的莫过于最终的收益。如今,刘翔、姚明成名后动辄数千万元的收入,成为“私家制造”投资模式最大的比较目标之一,也是“私家制造”体育明星的最大动力来源。但“私家制造”真的可以实现这么高的收益吗?

  在2005年12月一战成名之前,小丁的收益仅仅能够达到基本持平。从2003年开始,小丁已经在多场比赛中捧到了冠军并获得了奖金,目前为止获得的最大一笔奖金不过是中国巡回赛冠军奖金3万英镑。如果没有广告、品牌代言、厂商赞助的支持,仅靠奖金收入达到投入产出的持平,老丁还需等待一段日子。

  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比如小丁是持外卡参加比赛。根据世界职业台球协会规定,持外卡球手参赛不但不能获得奖金,而且世界排名分也要大大缩水。另外,丁俊晖固然是靠家庭投资培养的,然而其参赛的机会却是国家提供的。要想成为一名职业运动员,就必须参加各级体育运动队,进入体制内生存。个人和民间团体固然可以投资部分竞技体育项目,然而参赛机会却始终捏在国家体育管理部门手里。台球项目也是这样,尽管它并非奥运会项目,国家没有太大投入,但国家体育局小球管理中心还是掌握着“市场准入”的生杀予夺大权。

  所以,我们看到,在丁俊晖夺冠后,国家体育局有关领导就站出来意味深长地表态:将对丁俊晖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通令嘉奖,而且小球中心目前不会考虑要求丁俊晖缴纳一定比例的奖金,因为他还没有怎么“赚钱”。言外之意,丁俊晖的“产权”有一部分还是国家的,等以后赚了大钱,体育部门还是可以来分“一杯羹”。于是,丁俊晖模式与“举国体制”的碰撞产生了:在体育部门垄断体育市场的前提下,家庭投资模式的“产权”是不完整的。

  更大的悬念

  小丁争气,老丁也可以扬眉吐气,这当然是皆大欢喜的事情。可是毕竟冠军培养几率不可能是100%成功,因此,重金投入后无功而返怎么办?也就成为了“私家制造”最大的悬念。

  老丁曾说过,中国有博士成千上万,但是获得世界台球冠军的只有丁俊晖一个。这从另一角度也表明了,家庭投资体育的风险性极大。老丁对小丁的培养可谓是破釜沉舟。但从投资安全性上分析,这样的投资实在要不得。且不说家庭投资体育,一旦投资失败,家庭将陷入没有任何退路的窘境中,即使是举国体制下的奥运冠军,也同样面临尴尬的境地。比如,1996年

亚特兰大奥运会男子举重冠军唐灵生,就因为退役后,自己只有小学毕业,一没文化、二没其他专长,即使获得了深造的机会,面对天书一般的课本,不到一年时间他就放弃了。后来唐灵生想开公司,投资17万元成立了一家广告公司,虽然凭着名声做成了一些生意,但不是被人利用,就是让人涮,在商淘金一事无成。而更多像唐灵生一样的世界冠军在退役后人生即一落千丈,也正是因为他们没有第二专长,放弃体育后就再也没有其他的谋生技能。好在唐灵生最后选择到山里种柿子,终于种出了名堂,否则他虽是世界冠军,现在也要为吃饭发愁。

  可见,家庭投资体育的难度可谓是困难重重,不但要有雄厚的资本支持,精密地选准项目,同时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并了解自己的孩子是否真正具备冠军的潜质,最重要的是,在培养冠军的同时,必须要考虑到孩子第二潜能的投资,以为孩子筹划更好的未来之路。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7,6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