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辽宁经济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4日 10:15 《财经界》 | |||||||||
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仲跻权 “十五”经济社会发展回顾进入新世纪以来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辽宁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老工业基地振兴这一主题,积极推进改革开放、结构调整和和谐辽宁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就,实现了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良好开端。
1.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十五”计划全面实现。2005年,辽宁全省生产总值完成7920亿元,年均增长11.1%,超过预期2.1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18,900元(按现行汇率计算为2330美元),年均增长11%,超过预期3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00亿元,年均增长27.1%,超过预期17.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000亿元,年均增长12%,超过预期2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70亿元,年均增长17.7%,超过预期7.7个百分点。 2.改革开放进程明显加快,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到2005年底,国有大型工业企业股份制改造面可达到50%以上,国有中小工业企业可基本完成改制任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达到28.8亿美元(新口径),年均增长20%。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406亿美元,年均增长16%。对内开放力度加大,“南资北上”辽宁的势头强劲。 3.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预计2005年,三次产业比例为10.5:50.3:39.2。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发展较快,畜牧业增长迅猛,林牧渔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3%。工业结构调整有序推进,两大基地建设步伐加快,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5%。 4.地区布局结构逐步优化,区域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沈阳、大连对全省经济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明显增强。沈阳铁西区“东搬西建、壮二活三”整体改造老工业基地已建成效,打造装备制造业走廊取得重要进展。辽宁中部城市群构架初步形成,区域内协作进一步加强。 5.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明显。一大批重大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或开工。“十五”以来,公路新改建、大中修黑色路面19,530公里,在全国率先实现省辖市通高速公路、100%乡镇通油路,提前八年完成国家“五纵七横”路网规划在辽宁境内的建设项目。 6.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建立,科技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增强。“十五”以来,建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4个和重点实验室121个。 “十一五”的目标和展望 辽宁省“十一五”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这个主题,促进全省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努力把辽宁省建设成为国家新型产业基地和新的重要经济增长区域,基本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为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按照上述要求,“十一五”发展的主要目标:一是确保经济增长速度和效益增幅持续达到或超过东部地区平均水平;二是确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三是确保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沿海省份平均水平。主要指标: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左右,2010年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半,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实现这一目标,要完成六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1.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着力点,在改革开放中实现振兴。力争用两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地方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造,在此基础上,推进企业的兼并联合重组,增强竞争力。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15%。打造沿海经济带,加快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开发建设大连长兴岛、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和辽西锦州湾“三点一线”。利用外资年均增长20%,进出口年均增长15%。 2.以调整优化结构为主线,建设新型产业基地。加快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和高加工度原材料工业基地,大幅度提高装备制造业在工业中的比重。发展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船舶、石化、钢铁、镁制品和非金属矿制品、纺织服装、电子信息产品、生物与医药等12大产业集群。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同时,大力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优化提升产业结构。 3.以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为重点,调整优化布局结构。从多方面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努力把辽宁省建设成为全国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以沈阳为中心、包括鞍山、抚顺、本溪、营口、辽阳、铁岭的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区;以大连为龙头、丹东和营口为两翼的辽东半岛沿海经济区;以港口城市锦州、盘锦、葫芦岛为骨干,以阜新、朝阳为腹地的辽西沿海经济区。 4.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建设铁岭至承德进关高速公路、哈大客运专线和东北东部铁路,抓好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和大连周水子机场扩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到2010年接近4000公里。加快庄河电厂、绥中电厂二期等17个电源项目建设进程,新增装机容量1000万千瓦。加快大伙房水库输水、锦凌水库、阜新引白水源、丹东三湾水利枢纽等大型控制性蓄水输水工程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步伐。高质量、高水平地建设好沈阳地铁1号线和2号线以及大连轻轨、鞍山和本溪城市集中供热、抚顺和锦州燃气管网改造等一批项目。 5.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装备制造、石化、生物、制药及新材料领域建立一批高水平的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和中试基地。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各类教育,提高人的素质。整合高校资源,开展强强联合,建设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领军大学。 6.以和谐辽宁建设为保障,让发展的成果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 “十一五”期间,在做好生态、环境、文化、卫生、体育、人口、就业、社会保障、民主法制等公共事业的基础上,要踏踏实实为群众办一些实事。援助就业困难群体,确保给每个有就业需求的“零就业家庭”至少提供一个就业岗位。在近两年内要解决好824万平方米、涉及近百万困难群众的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问题;积极创造条件,努力解决其余棚户区改造问题。 到2006年底全面完成采煤沉陷区治理任务。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建成覆盖全省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