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外资对中国产业的蚕食事关经济安全 值得警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3日 01:24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上海证券报 魏也

  2月12日,《中国经营报》刊发了外资蚕食中国产业调查,通过凯雷收购徐工,揭开了中国产业的No.1被一步步蚕食的内幕。徐工被凯雷收购,原本以卡特彼勒和沃尔沃为代表的外资巨头、徐工为首的大型国企以及三一重工等新兴民企"三分天下"的行业格局,从此成为外资的"一股独大","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半壁江山沦陷了&qu
ot;。

  合资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谋求更高竞争力的经济行为,一般而言,选择合资有四种目的:一是为了解决资金不足难题。二为引进技术。三为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机制。四是通过合资打开通向国际市场之路。然而,"作为一家财务投资者,凯雷的强项并不是产业运作,将来肯定会选择套利退出。"既然这样,徐工将来何去何从?这种合资本身又能为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呢?合资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企业合资本是一种经济行为,然而,由于权力的介入,这种经济行为常常走形。很多时候,正是在一些诸如"形象工程"等莫名其妙的合资行为中,国有资产遭到流失。如果在合资过程中,一些人就将部分资产拱手送人,那么,还能指望他们在合资后避免国资流失问题上有所作为吗?

  这一点尤其令人担忧。《上海证券报》曾刊发评论指出:在一些中外合资企业中,外方常通过高进低出------以高价格进口原材料,以低价出口生产成品,或者通过与海外母公司进行关联交易,虚增成本,将企业的利润向境外转移,导致账目亏损。这样就会导致外方赚钱,中方投资人赔钱的情况。假如中方不能拿钱弥补亏损,中方拥有的公司股权就可能被外方一点点蚕食。

  外资这种蚕食中国企业的做法屡屡上演,徐工过去就吃过这方面的亏。十年前,徐州地方政府把引进卡特彼勒这样的国际大企业列为当年政府重点项目,"不惜一切代价把外资留下来"。结果却是:合资公司成立之初徐工就开始"莫名其妙"地亏损,到1997年追加投资的时候徐工已经没钱投入,被迫卖掉手中的部分股份,如今早已失去了在合资公司的管理权,剩下的股份不到16%。

  事实上,不少中国企业在与外资合资后,都是如此"莫名其妙"地处于亏损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外资将利润转移国外,逐步蚕食中国股份。外商还有一种做法,就是通过增资扩股,扩大自己的控制权,将合资企业逐渐变成独资企业。数字显示,仅2000年合资转为外商独资的企业就高达12000家,之后,这种"转换"速度逐渐加快。

  合资企业在促进

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确起了一定的作用,但这并不是我们忽略问题的理由,相反,更应该深入反思。

  中国的合资企业成立时,中方深信多出一个百分点,就能牢牢地将控制权掌握在自己手中,然而,由于监管缺位,外资可以充分发挥"潜能",他们略施巧计,就将企业的控制权夺走了。这正暴露出我们的软肋:对于外资"高进低出",将企业利润向境外转移这种常见的伎俩,我们为何迟迟拿不出针对性的措施?

  笔者认为,只要加强对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

审计,加强监管,依法严厉惩处,外资蚕食中国企业的这种势头,就能得到遏制,进而,堵住这条中国资产外流之路。

  其次,还应加强对合资过程的监管。明确合资目的,理顺合资缘由,应是中国应对外资蚕食中国产业的一个重要前提。必须认识到,合资是一种经济行为,理应围绕经济目的谈合资问题。而权力应该远离,因为当合资被打上权力的烙印,当腐败等因素乘虚而入,合资行为就会变形,就会出现地方政府往往拿原本效益最好的企业与外商合资的离奇现象的发生。

  外资对中国产业的蚕食,事关我国经济安全,应引起高度重视。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