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谨防外资的产业斩首计划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3日 00:29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上海证券报 邓聿文

  中国引进外资已经走过了近30年的历程。随着外资越来越多地涌入中国,有关外资对中国经济作用的争论也激烈了起来。2月8日发表的"2005年非国有经济报告"认为,在中国产业集中度普遍偏低的情况下,外资在进入各重要产业时率先占领其战略制高点,大面积控制了中国装备工业的龙头企业和其他产业的高端领域。因此,报告建议,要谨防
外资的产业"斩首计划"。

  应该承认,外资对实现技术转移,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和一体化进程,以及建立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特别是在用开放促改革方面,功莫大焉。目前,在国内80多个行业中,对外资开放的行业约为60个。在去年中国约10%的GDP增长中,外资贡献了3.67个百分点,整个经济增长超过三分之一来自于外资的增量。很难想象,没有外资,我们今天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但是,外资不是天使。外资来到中国,本性为逐利。因此,外资给中国带来经济繁荣的同时,也使得中国的经济增长和未来发展充满了不确定性。假以时日,中国很可能出现"增产而不增收"、"繁荣而不富裕"的后果。事实上,这样的苗头已经显现。

  首先,国民总收入并未取得与GDP同样的快速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从1993年起到2003年的11年间,中国国民总收入(GNI)数量年年少于GDP,而且差额有越来越大的趋势。这一差额表明,中国国内创造的价值有一部分(每年约1000亿元人民币)流向外国而变成别国国民的财富。

  每年1000亿财富流向外国投资者的腰包,不过是我们为引资而付出的代价之一。各地在有限的外资面前,形成恶性竞争,一再超出国家政策规定的界限,更大程度地损害了国家利益。首先是税款的流失。本来税收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条件,外企得到了不低于国内企业的公共产品,却提供相对较少的税收,其差额就是中国引进外资的成本。其次是地价的流失。各地为引资竞相压低土地价格甚至出现"零地价"、"倒贴三通一平"等,也带来了国家财源的流失。第三是资源和环境的损失。某些外资企业利用中国产业政策的漏洞,向我国转移高污染对环境有极大破坏性的行业,大量地消耗资源,严重地破坏了生态环境。

  不仅如此,从人力资源来说,外企职工的工资并没有随社会进步而进步,劳动者很低的收入和超长的工作时间使他们基本失去了自身发展的可能。我国70%的外资属于制造业,其中又有70%是密集劳动力类型,也就是说差不多一半的外资都是冲着中国的廉价劳动力来的。由此可见,外资对中国出口的贡献是以工人低工资和健康损害为代价的,出口的越多,对资源和人力的耗损也就越多。

  其次,在全球化背景下,外资企业的出口往往是外国技术、标准、品牌和生产销售网络等与中国劳动力相结合的产物,除了廉价劳动力和土地外,体现的都是外国生产要素的

竞争力。相反,外资来到中国,把中国的技术和熟练劳动力吸引过去,加剧了外资企业与国有、私营企业的人才竞争,增加国内企业的人才压力。随着更多外资研发机构在中国的设立并形成适合于中国市场的
知识产权
与核心技术,将使其相对于中资企业具有更为明显的竞争优势,从而增大国内企业走科技创新发展道路的难度。这对中国的自主研发能力是一种毁灭性冲击。

  最后,为了不制造潜在的竞争者,长久地获取中国市场的最大利润,外资必然要从低端产业和市场延伸到高端产业和市场并最终控制中国的经济。这不是推理,而是很多国家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目前我们很多行业已经出现了原有品牌丢失、跨国公司垄断或控制全行业的局面。最近几年,外资又开始成规模地进入装备制造业等高端产业。一般来说,产业丢失、企业倒闭之后,是很难再重新进入和崛起的。

  上述外资的负面作用,有些是我们引资不得不付出的代价,也就是说,只要外资进来,就必然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但有些纯粹是由我们自身的原因造成的。当然这并不是说从现在起中国不需要引进外资了。正如一些专家所言,由于国外资金成本、交易成本和制度成本低、规范并透明,外商直接投资对

中国经济甚至更宽泛的领域所发挥的最重要作用,是"制度供给",所以今后还要引入外资。但中国毕竟已经成为第三贸易大国和第二吸收外资大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须仔细考虑引资的成本与代价问题,对外资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作一番重新的审视。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