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的道路可能比想象的要窄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2日 15:25 经济观察报 | |||||||||
本报评论员 文平 今天30岁的年轻人,45年后或许会发现,通往现代化的道路要比今人想象的狭窄。在《中国现代化报告2006》歌声嘹亮的时候,我们不怀恶意地道出这样的假设,并非刻意地向描绘未来美好生活的“报告”吐口水,而是诚恳地提醒那些可能会陶醉于远景的人们,应对现代化的艰难做更为充分的估量,有的放矢地扫除现代化的路障。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的“报告”恰如唤醒冬虫的春雷,给蛰居在现代化谷底的穷苦人无限鼓舞。虽然看懂中国科学院专业报告的人不太多,但太多的人通过传媒通俗的解读,简单地知悉了《中国现代化报告2006》勾勒的前景:2050年的中国将是一个中等发达社会,人均预期寿命逾八十岁,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覆盖率达百分之百,人们可以自由合理流动,最低月薪相当于2002年时1300美金的购买力,绝对贫困和童工率下降到零。 回首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人迷失在现代化历程中的刀光剑影,血雨腥风,酸甜苦辣,稍有历史情感的人,都不会对这份报告无动于衷。即便是那些被失业的威胁追得四处奔跑的“40、50人员”,或者是免除农业税后急急返乡务农的民工,抑或漂流在城市底层灵魂无处可归的打工者的“第二代”。我们的血没有冷却,我们的心灵当然也会为现代化的明天而兴奋莫名。然而,我们还是愿意小心翼翼地,用现代化的共识,与欢呼中国将由乡村社会过渡到城市社会、由农业社会过渡到工业社会的人们一起,理性地研探中国在现代化道路上可能遇到的困难,或者说,为了理论上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6》的兑现,我们还要做哪些准备。 现代化不等于经济现代化。现代化的内涵中,公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的平等实现,当是须臾不可或缺的要件。对照真真切切的中国现实,没有偏见的眼睛,一定会瞧见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 中国的问题,本质上是农民问题,是一个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业国家如何工业化现代化的问题。单纯提升每亩稻谷的斤两,并不能一劳永逸地消弭困扰中国百年的“三农问题”。追求现代化,我们还必须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让农民进城。我们注意到,中国已有若干省市拆除了城乡户籍制度的篱笆墙,可城市居民的国家福利尚不能一视同仁地降临到农民的头上。虽然农业税寿终正寝,绑在农民身上的“身份性贡赋”被中央政府急速清除,可我们并没有彻底地砸碎身份的枷锁。不久前,第一个废除暂住证的沈阳,又将那张暗含身份歧视的证件塞给进城的农民。倘若城乡二元体制的“死结”不能顺利解开,“报告”中预言的5亿农民进城还将面临如何进城的进一步追问? 国家的现代化离不开人的现代化。没有9亿农民的现代化,作为一个群体概念的“中国人”又如何走向现代化?当下,考虑到教育是现代化必经之路的中央政府,已着手偿还义务教育的历史欠账,用“免费教育”替代“义务教育”。可高等教育呢?想想10年也不易攒足的上大学的成本,有多少农民敢于鼓励自己的子女冲刺“非义务教育”?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提出了培育“社会主义新农民”。可是,如果不能让农民拥有和其他集团平等的政治地位,怎样不留痕迹地医治梁漱溟等人70年前指称的“愚、弱、贫、私”四大顽症?1985年,原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杜润生,曾建议重建农会。20年过去了,我们只成立了农产品协会。 许多年前,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费正清说:“中国可能选择的道路,各种事件必须流经的渠道,比我们能够轻易想象到的更窄。”憧憬未来现代化的人们,让我们一起重温这句故纸堆中的故人故言吧,请不要忌讳或许逆耳的言辞,请相信,只有像我们的总理那样不讳言来路的崎岖,有勇气直面未来的急流险滩,我们走向现代化的时间才有可能缩短,现代化的道路才可能更宽。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