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评估中石化私有化须全盘考量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2日 14:26 经济观察报

  上周,中石化旗下的齐鲁石化、扬子石化等数家国内上市公司公告停牌,宣布将有重大信息披露。业内人士认为,这或许意味着中石化将全面启动对其旗下子公司的“私有化”进程。

  根据市场人士的分析,与去年已经完成对旗下多家公司“私有化”的中石油一样,中石化此举意在整合产业链,减少关联交易和管理成本,以及集团子公司间的竞争关系。

  上市公司的“私有化”专指母公司通过回购等方式,从公众手中买回流通股权,并最终实现上市公司退市的过程。

  中石化、中石油率先完成这个过程,是自身下一步进行

股权分置改革的需要。中石化是A股上市公司,中石油也有在A股上市的计划,对他们来说,进行股权分置改革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虽然如此,应该注意到,这个过程使类似中石化这样的大型国有企业,客观上完成了一个更加“国有化”的过程。子公司原有的市场空间和资源置于其控制之下,也加强了这些企业对产业链的掌控。

  有论者认为,此举有利于中央企业做大做强,进而在海外竞争中与国际公司一较高下。由于这些企业身处资源性领域,把更多的利益集中于这些企业之手,实际上也使更多的利益流回国家。

  这种说法有合理的逻辑。对于中石化、中石油乃至中铝这样的公司,确实不能以单纯的市场眼光去解释,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认为,这种趋势的持续,对于

中国经济的影响究竟如何,还应当作理性的分析。

  中石化等公司的“私有化”进程,客观上体现了国资委内部整合做大央企的思路。这种思路的持续,意味着在资源性领域,未来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将获得更加独占性的市场地位,国有资本将加快在这些领域的扩张步伐,甚至过去可能为民间企业所有的市场,也会在这一进程中被蚕食。

  我们认为,这一图景并不契合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初衷。最近的实践表明,这种进程伴随的往往是资源性领域市场开放的迟缓,行业内国有垄断的进一步加剧。行业垄断所增加的经济成本或许早已超出了这些大公司所创造的惊人利润。况且,就目前来说,国家并不能分享这些不上缴利润的大公司获得的收益。

  退一步说,市场和资源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集中,是否真能如一些人所期望的那样,使得中国企业获得与跨国公司拼杀的竞争力?我们认为,实际上这种集中仅仅人为地制造了更加庞大的国有企业,却未必能够锻造出有竞争力的中国公司。

  但上述格局可能确实为一些部门所乐见。中石化曾因亏损而获得100亿元的国家补贴,尽管这家上下游一体化的公司整体盈利依然惊人。实际上,这也为中石化可以轻松完成“私有化”创造了条件。投行预测,如果悉数收购旗下公司所拥有的公众股,中石化需要支付35亿美元。

  在能源体制改革、

成品油流通体制改革过程中,有关部门对这些公司利益的考量一向被放在更加优先的地位。在中石化等国有大公司相继“私有化”之时,政策制定者是否能够更好的权衡改革大局与这些公司的关系值得观察。尤其是,能源等资源产品价格改革已被确定为今年的一项重大事项。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