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更关心2050年的成本的公平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0日 09:47 红网 | |||||||||
“2050年月薪能否超$1300 网民热议社会现代化”,这是笔者2月9日从新华网看到的一条新闻:中国社会的未来是什么样的?咱们老百姓的未来又是什么样的呢?2月7日,新华网报道了由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完成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6》。这份以社会现代化研究为主题的报告指出预计了我国现在仍属“社会欠发达”国家,并预计了在未来50年里我国社会将出现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其中一条是,中国将是一个中等发达社会,最低月薪超过1300美元。
网友针对报告各抒己见,共商发展大计。 我看了一下网友的讨论,不少是持怀疑态度。其实,我觉得也没有必要,因为是蓝图嘛,总该有些阳春白雪的成色。如果不允许这样,那么当初的“到20世纪末的人口控制目标”也就不会出台。离2050年还有44年的时间,而目前中国的GDP增长一直保持着高速,照此势头,实现最低月薪超过1300美元不仅有望,而且说不定还可以超额完成任务,在我们这个不喜欢把话讲满,喜欢讲究“超额”的国度中,目标定得低一些也是常事。 一句话,我完全相信中国有能力实现“最低月薪超过1300美元”,按照小康社会的进程,也必须完成这一目标。我更关心的是,届时,中国人的“成本”状况是不是合理。拿菜价做个比方,最近,南京的报纸上多报道了采价,一般的菜都是好几元一斤,象荷兰豆之类的精品菜要6元多每500克,我觉得这样的菜价对多数南京老百姓来说是有压力的,收入水平在国内约处于中等的南京人,面对的却是在国内也堪称昂贵的菜价。推想下去,生活成本有多高?如果说你南京人最低月薪增长得还不算缓慢,这一优势也要被“成本”所抵消。这还没有算到教育、医疗、房产等“大好佬”方面的投入。简单的事实并不需要通过经济学的分析就告诉我们一个浅显的道理:收入增长的优越性必须以一个合理的“成本环境”为前提。这道理放到“蓝图”上也一样,如果届时“成本环境”仍然差强人意甚至让“1300美元”难以“接受”,那么,“最低月薪超过1300美元”又有什么理由让人们为之欢呼。 这实际上也是一个公平的问题。效率和公平是一体的,它们同时反映社会资源的配置情况。“最低月薪超过1300美元”作为一种效率,必须接受“成本”的考验,否则这样的规划就是不公平的。我很担心,“1300美元收入”对应的是“1300美元成本”甚至更高,老百姓依然买不起房,依然看不起病,依然因教育致贫……再好的蓝图又有什么用呢。但愿我这是杞人忧天。 (稿源:红网) (作者:伍里川)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