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城市贫困要靠分配透明化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0日 01:56 第一财经日报 | |||||||||
贫困问题始终伴随着人类发展,也是一个世界性话题。在现代化转型中的中国,这一问题的解决显得更为迫切,因为它不仅存在于广大的农村,城市贫困也已积累到一定程度。 日前,在一个以城市贫困为主题的研讨会上,数十名经济学家注意到,近年来,城市贫困问题并没有因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而有所减轻,相反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加重。新增加的城市贫困人群中,大部分人有工作能力并且愿意工作,但是没有工作机会。他们有的来自
无独有偶,2月5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全国城市居民综合社会调查”数据表明,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已达到合理值的上限0.4左右,并认为这种分配差距在相当程度上是不合理的。 有经济学家认为,这种收入的不平衡,首先表现为信息披露的不透明。迄今为止,我国没有“权威部门制定的城市贫困标准,开展专项的贫困状况调查”,没有“定期发布城市贫困人口的统计数据”。 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导致贫困的原因不透明,包括暴富阶层致富的过程不透明,社会的财富再分配不透明。 首先,导致贫困的原因不透明。在城市贫困人口中,有不少人是因为失去工作岗位而致贫的。他们为企业改革付出了代价,可是却不知道国有企业的资产存量是多少,这些资产如何处理,国有企业改制中要依据哪些法律规定,甚至不知道国家对下岗失业工人的优惠政策有哪些。在这种不透明中,他们失去了基本的生活来源。乃至在没有得到适当补偿的情况下,他们被逐渐边缘化、贫困化。如果不改变这种操作模式,那么,还将有更多的人步他们后尘。 其次,社会财富再分配不透明。当前,城市贫困人口往往在住房、子女教育、医疗等压力之下,陷入到贫困螺旋之中:越是贫困家庭,越是缺乏教育资金;越是没有教育资金,就越是难以摆脱贫困。由于缺乏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条件,不少城市贫困家庭长期徘徊在温饱线之下。 公共产品的配置有赖于政府的参与,政府通过税收等方式占有资源,然后依法进行社会资源的再分配。然而,由于某些地方官员缺乏公开、公正、公平意识,在公共产品的配置过程中缺乏透明度,少数人占有大量公共资源。在市场化改革中,甚至出现将公共产品以市场价出售给少数人的情况,使得城市贫困人口占有的公共产品逐渐短缺。可以说,公共产品分配的不透明加剧了城市贫困。 第三,城市富裕人口财富增长不透明。城市贫困是相对于城市富裕而言的。少数人在很短的时间内积聚了大量的财富,导致社会财富分配出现了不正常现象。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除了少数人利用知识产权或者金融交易工具在短期内获得巨额财富之外,绝大多数富豪都是通过历代经营,逐渐积累起财富。可是在我国,某些缺乏知识产权,不能合法利用金融交易工具的人士,却能够在短期内暴富,这说明我国城市富豪财富增长过程缺乏透明度。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城市贫困问题,必须增加社会的透明度。首先,必须通过科学的民主程序,制定整个社会发展的共同规则。我国宪法从制度上解决了整个社会财富分配不平衡问题,但是,要想把宪法的内容落到实处,还必须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则。例如,明确国有企业的财产权,切实保障国有企业职工的权利,禁止出台不合理的改革措施,防止个别地方政府部门打着发展生产力的幌子,剥夺职工的劳动权利。其次,通过完善财税法等宏观调控法,调节收入,确保贫困阶层能够享有公共产品。第三,充分满足公众的知情权,防止在存量资产和增量资产的分配过程中出现权钱交易现象。 从理论上来说,整个社会财富的增加,有利于解决贫困问题。但是,如果没有建立公正的财富分配制度,没有增加整个社会的透明度,那么,相对贫困人口很可能仍会增加。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