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香港:盯住中国概念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09日 15:52 和讯网-《财经》杂志

  “背靠内地,面向世界”不是口号,已成现实

  □ 本刊记者 卢彦铮/文

  在任七年有余的董建华去年3月挂冠,公务员出身的曾荫权随后接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特首之变,正是城中舆论焦点所在;但敏感的资本市场几乎置若罔闻,波澜不惊。

  对此,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的经济学家陶冬一言以蔽之:“(特首之变)只有新闻价值,却无政策价值。”

  董曾交接,可谓适时且平稳。其时,香港经济正享受着自回归以来最好的时光,没有谁会相信政策方向将逆转。对于香港资本市场而言,董建华时代提出的“背靠内地,面向世界”已经不是一个期待,而是现实。

  “中国概念”继续创造着市场焦点,作为影响市场的因素之一,权重亦不断加强。

  内地“吸金石”

  盘点2005年香港指数,内地因素已隐然成为主流。

  香港恒生指数全年增长只有4.5%,远落后于韩国首尔、日本东京市场的54%和40%。香港主力的蓝筹股表现不佳,其中地产股下跌1.1%,蓝筹银行股更下挫5.7%;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红筹股和H股仍有相当的资金支持,红筹股指数上升24.3%,国企H股亦上涨了12.4%。市场资金追捧相继而来的内地大盘新股,被认为是导致原有蓝筹股上涨乏力的原因之一。

  内地企业从来没有像2005年这样在香港市场大唱主角。这一年,香港

股票市场60%的集资额来自首次公开招股,70家新上市公司兜走1920亿港元,创下了2000年以来的新纪录;其中,内地企业占集资总额约80%。普华永道在2006年初发表报告称,“香港已经成功发展为中国主要的国际集资平台”。

  据联交所数据,自1992年有内地企业赴港上市集资开始,截至2005年三季度,中国内地企业在香港挂牌的H股、红筹股和民营企业股已达到316家,总市值达到2.42万亿港元,规模远大于目前A股市场1万亿元左右的流通市值,并占到香港股市总市值约35%;筹集资金也超过1万亿港元。中资企业股票日益成为香港市场主角,甚至足以扮演内地经济“晴雨表”的角色。

  与中资股上市成风的2000年不同,体量巨大的国有大型企业取代当年的民营和创业型企业,成为市场主力。随着内地在银行、煤炭、电力等垄断行业推进改革,一批资产规模巨大的企业轮番上市。决策层希望这一轮改革能为内地股市输送一批优质企业,以改善长期低迷的内地股市。

  2005年初,准备上市的神华能源、交通银行都准备了A+H方案,准备在内地A股市场和香港同时上市。但随后,A股市场进行股权分置改革,新股暂停上市,大盘股只能南下上市。仅最大的三只内地新股,包括神华能源(香港交易所代码:1088)、交通银行(香港交易所代码:3328)和创造当年全球最大IPO的中国建行(香港交易所代码:939),在港集资便超过1000亿港元。至2006年初,三公司股价已经累计上升约14%、45%和24%,可谓“吸金石”。

  在预期中,四大国有银行、中煤、中粮等大型国有企业,也将亦步亦趋赴港上市。即便A股市场恢复融资功能,在可见的未来,更便于吸引国际资本以及市场监管更完善的香港,依然不乏入市的新鲜血液。

  普华永道认为,2006年,香港新股上市集资额将延续2005年的上升动力,攀上2000亿港元的新高峰。

  “窗口效应”持续

  在香港资本市场的中国企业,市值的大部分都属于国家垄断型企业,包括以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为代表的石油化工股;以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为代表的电信股;以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为代表的银行股;以中国人寿、中国人保、平安保险为代表的保险股;以华能国际、华电国际为代表的电力股;以神华集团、兖州煤业为代表的能源股;以马钢股份、重庆钢铁为代表的钢铁股;以中国国际航空、首都机场为代表的航空股,以及中国铝业、中国铜业、中海发展、中国远洋、中国外运等等行业性企业,已经使香港这个弹丸之地成为中国超级企业的俱乐部。

  与内地股市同宏观经济相背而驰比起来,香港股市的“中国概念”更具代表性,中国经济的每一步增长,都被这些巨无霸立刻分享。在评价获得接近4000亿元申购资金追捧的建设银行IPO时,一位资深的投资银行家对《财经》说:“国际投资者并不是真的相信上市的中国银行已经脱胎换骨,(他们)只是看好中国经济的高增长。”

  市场对于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也直接推动了红筹股和H股的高涨。在2005年5月之前,国际游资持续涌入香港,大量买入港元现货及期货,希望未来在人民币升值时一举获利。当月,为了避免港元被当做投机人民币升值的工具,保证香港联系汇率制度(联汇制)的稳定,香港金管局退出了三项优化联汇制运作的措施,包括推出强方兑换保证、更改弱方兑换保证和在波动范围内金管局的市场操作。

  消息公布后,在短短五分钟内,香港金融管理局即买入31.2亿港元,抛出近4亿美元,意味着有31.2亿港元的资金流出了香港,足见市场投机资金之巨。

  中国资本项目未完全开放,通过香港的自由市场投资中资企业股份,以间接持有人民币资产,正是国际资本的选择之一。进入2006年之初,由于长线基金及对冲基金等持续把资金投入香港,使得港元汇价逼近金管局7.75的强方兑换保证汇价,已为2003年11月以来的高位。

  QDII猜想

  谋求中央对香港的支持,一直是1997年以后香港政府为复苏经济、繁荣市场选定的一条政策主线。其中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便是QDII(合格的境内机构投资者)的引入。

  对此,香港特区政府及相关机构鼓吹已久,希望能借此将内地充裕的资金“北水南调”,投资于香港的H股、红筹股和蓝筹股。显然,随着内地外汇储备的居高不下,2006年,QDII仍将成为市场人士魂牵梦萦的主题之一。

  可能最先透过QDII机制“出海”的社保基金,一直是香港在2005年的企盼。2005年1月中,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项怀诚访问香港,已着意于考察市场。当时,随项出行者包括社保基金理事会负责投资的官员,一行人更在香港证监会听取了香港基金投资状况的汇报。在与香港媒介见面时,项怀诚不讳言社保基金境外投资将以香港为首选。然而直至年底,依然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其实,由于中国持有巨额的外汇储备导致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实施QDII,被认为是疏缓人民币升值压力的一个重要途径。而在2005年5月,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官员即通过媒体透露,QDII已基本完成方案论证和制度设计,QDII的推出仅是一个时机问题。

  2006年1月1日,香港与内地达成的CEPA第三阶段的开放措施(简称CEPA3)正式实施,其中即包括允许符合条件的内地期货公司到香港经营期货业务。同时,符合条件的内地创新试点类证券公司,也可以在香港设立分支机构,这或是QDII正式推出的又一项政策铺垫。

  根据汇丰证券预测,如果中国批准QDII,第一阶段流到香港市场的资金预计会达到100亿美元左右,而H股也将直接得益于QDII引来的资金。

  发展与监管

  对于欲力保亚洲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香港而言,未来所需要解决的,决不只是“背靠内地,面向世界”获得上市资源和资金。面对来自新加坡等地的强势进攻,香港必须改变投资市场不够全面的现状,并改革监管措施。

  对于受内地宏观经济紧密影响的香港市场,其衍生工具的发展已显得跟不上形势。以期货交易为例,中国经济的发展必然形成对能源与原材料的巨大需求,也因此使中国迅速成为石油、煤、铝、钢、铜等商品期货市场主要的参与者,并日渐成为影响定价的重要因素。

  香港本有条件成为区域内最重要的期货交易平台和结算中心。但现实情况是,尽管香港相继推出个别金融类期货,如地产股股票期货、红筹股票指数期货、日转期汇、利率期货、期权、国企指数期货和小型恒生指数期货等等,但一直只有恒生指数期货成交活跃。

  目前,在亚洲销售的13种衍生工具中,香港联交所提供六类,主要是指数、股票、利率和债券的期货以及指数和股票期权,香港现在并没有任何货币和商品的衍生产品。而在所有的衍生工具中,指数期货、股票期权、指数期权三类的交易量,已占到了全部交易量的99%以上。这使香港市场相对于其它主要市场,投资和对冲风险的选择并不丰富。

  相形之下,新加坡交易所已明确提出要成为亚洲的“风险管理中心”,其开发衍生品的力度远远超过香港。

  过度集中的衍生品市场的弊端在2005年亦反映出来。据香港联交所统计,香港目前已经是全球最活跃的权证(Warrant,香港俗称窝轮)市场,2005年,香港市场上权证成交额达到了港股成交量10%至15%。8月18日,由于市场炒作篮筹股汇丰控股(香港交易所代码:0005)权证,压抑汇丰股票,使恒生指数单日急跌300点。这被称为“818轮灾”。

  此次“轮灾”后,香港证监会便在2005年11月发出有关权证交易监管的咨询文件,建议全面禁止权证发行商向经纪及投资者提供佣金回赠,并规定发行商必须在集团内部委任做市商。

  此前,2005年2月,联交所就重组上市委员会发出咨询文件,建议成立新上市政策委员会及上市决策小组,分别负责上市政策及公司上市审批;联交所的上市委员会还建议收紧公司集资配股上限;修订发行20%新股的一般性授权,若只为筹集现金,发行新股比例上限将降至10%。6月,证监会则发出监管保荐人咨询文件,要求保荐人设立内部监管措施,管理层包括负责人员,必须对保荐人工作承担最终责任。2006年,对于香港市场来说,监管必然成为主题。-

     策划:

    中国2006:反思之年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0,9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