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走出去还在走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09日 14:13 和讯网-《财经》杂志 | |||||||||
从“大庆时代”到“海外大进军”,2006年的中国石油业将在2005年奠定的海外扩张基调和路径中继续前行 □ 本刊记者 王以超/文 毫无疑问,2005年中国石油业的主旋律就是一个——海外大收购;新年的开头,并购的主
2005年8月2日,经过40天的公开争夺之后,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下称中海油,纽约交易所代码:CEO)终于放弃对美国UNOCAL(优尼科,纽约交易所代码 :UCL)公司185亿美元的大收购。但是,中国第三大国家石油公司折戟而归,并不妨碍中国国家石油公司的整体海外扩张在2005年扬帆破浪。 时至9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下称中石油)牵头成立的安第斯(ANDES)石油公司,以14.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加拿大ENCANA公司持有的厄瓜多尔油气资产。 此后,10月26日,中石油再下一城,以41.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加拿大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这一收购,开创了中国石油公司整体收购海外油气上市公司的先河,其收购金额也创造了迄今为止中国企业海外收购的最高标尺。 强势一直延续到年底。12月,中石油与印度石油与天然气公司(ONGC)合作,联合收购了加拿大PETROCAN公司在叙利亚AFPC区块中的38%的权益。 进入2006年不久,1月9日,中海油宣布以22.68亿美元的价格,向尼日利亚南大西洋石油有限公司(South Atlantic Petroleum Ltd)收购旗下海上石油开采许可证(OML130)45%的作业权益。这一收购目标虽无法与UNOCAL相比,仍是中海油成立23年来完成的最大一笔并购。 寻找“第二个大庆” 几乎在整整半个世纪前,中国为解“贫油国”之困,发起了规模宏大的“石油大会战”。随着有决定意义的大庆油田的开发,中国在1965年终于首次摆脱了对进口石油的依赖。但那一年,中国的原油产量也只不过1131万吨,大约相当于中国在2005年两个星期的消费量。 到2003年,大庆油田的原油产量终于在27年后首次下降到5000万吨之下,2005年跌至4495万吨。对于中国,仅有大庆已经远远不够了。 中国成为原油净进口国,始自1993年;到2004年,中国年产原油1.75亿吨,进口原油1.2亿吨,进口依赖度超过了45%。如果将燃料油为主的成品油的进口也计算在内,是年,中国石油消费的进口依赖度实际上已首次突破了50%。而据中国海关对2005年前11个月的统计,中国的原油进口量已达到创记录的1.3亿吨。 前石油部部长王涛曾希望,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度能控制在25%的水平。然而,只要在上下班的高峰期,俯瞰一下北京东三环国贸桥周边的滚滚车流,任何人都会明白,“大庆时代”已如长江东逝水,一去不复返。 2005年中国的汽车销量超过了575万辆,其中轿车的销量就接近290万辆。当年,中国最大的石油公司——中石油股份公司的原油产量,创造了1999年上市以来的最好记录——净增产了129万吨。但这一增量,甚至不足以驱动当年新增轿车总量的半数。 寻找“新大庆”的努力从未终止过。新疆一度是候选者之一,但经过多年开发后,2005年的原油产量也只有2410万吨,与大庆相去甚远;即使2010年产量能达到3200万吨,仍无法满足中国市场越来越膨胀的胃口。 中化集团总地质师曾兴球对《财经》表示,中国在陆地上找到第二个“大庆”的可能性已经非常小了。“可能性更大的,是能找到几个‘小而肥’的油田,年产千万吨级,甚至数百万吨级的。” 南海是另一个被寄予希望的地方。根据国土资源部的资料,南海有油气田180多个,整个南海的石油地质储量,有可能占到中国总量的三分之一。2005年,中海油在南海东部的陆丰13-2油田呈现了良好的势头。 然而,国际上普遍认为,中国对于南海油气储量的估计过于乐观。南海的油气资源集中分布在水深1200米-1500米的深海地区,中国目前还不具备相应的技术开发条件。再加上复杂的地缘政治,短期内不能对南海期望过高。 中国今后几年原油净增产的潜力是相当有限的。目前较为普遍的看法是,未来15年中,中国的原油年产量将有望稳定在1.8亿-2亿吨的规模。而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石油需求却在持续增长。国际能源署甚至预言,到2030年,中国的石油进口将达到今天美国的规模——根据美国能源部2005年的估计,相当于6亿吨。 在未来的很长时间内,海外找油都将是中国石油公司必须完成的使命。 成败竞合之间 在海外浸淫最深的中石油,2005年的海外原油权益产量达到2002万吨。中海油预料全年海外的权益产量在百万吨以上。动手最晚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下称中石化),据悉2005年海外的权益产量有望超过80万吨;而第四大国有石油公司中化,2005年的海外原油权益产量估计在50万吨以上,目标则是到2010年达到100万吨。 这些权益产量,加起来不到中国原油进口量的五分之一,且很多权益产量大多就地或在周边市场销售。这基本上就是中国石油公司过去十几年间耕耘的全部成果。从2005年开始,在越来越紧张的能源缺口面前,中国公司不得不加快自己的海外步伐。 随着海外油气产量的稳步增长,中国石油企业在跨国经营与收购谈判中,变得越来越老练和职业化。而几大油企在并购中的竞争与联合,也初见雏形。 2003年,中石化和中海油分别决定以6.1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位于哈萨克的北里海项目1/12的权益。交易最终并未成功,但知情人士对《财经》表示,中国石油公司之间互相竞争,甚至恶性竞争的苗头,当时就引起了决策层的高度关注。 2005年,解决之道初露端倪。收购ENCANA的厄瓜多尔油气资产的,就是由中石油、中石化组成的合资公司。虽然中石化在安第斯石油公司中所持有的股份并不高,但此举开了中国国家石油公司海外联合收购的先河。 而在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收购战中,中石油、中石化的进退颇为默契。接近该交易的人士对《财经》透露,在高层的协调下,2005年夏天,已正式接触甚至询价的中石化最终决定退出竞标。条件是,中石油承诺完成收购后,最多可能把40%的股份转让给中石化。虽然哈萨克国家油气公司最终决定收购其中33%的股权,使得中石油和中石化最初的私下协议如何执行成了悬念,但今后,这种模式仍将有重演的机会。 中海油一直坚称,海外收购的目标,并不会局限于海上项目。但中海油加入海外联合收购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从已发起和完成的众多收购案来看,决策层对三家公司的策略显然各有侧重,海陆有别。 2005年中国油企在海外收购的成败得失,对于今后的收购道路影响深远。迄今为止,中国石油企业完成的海外收购目标,基本属于处于调整期的规模不大的石油企业,以及一些准一流国际石油公司的部分已经成熟或者处于地缘政治不稳定地区的油气资产。未来一年中,这种中小规模的收购,对于中国石油企业而言,仍是更加现实的考虑。 中海油收购优尼科的行动,堪称中国油企与国际石油主流势力的一次正面碰撞。最终放弃收购虽然原因复杂,但足以说明类似优尼科收购这样的“美国梦”,以目前中国油企的综合实力而言,更多还是一种幻象。 此外,采取与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国家石油公司联合的方式,进行收购,对于中国石油企业来说,或许比联合跨国石油巨鳄更为现实。但这不会成为一种主流选择,中国石油企业在海外并购中,向来坚守“以我为主”的方针。 “十六字方针” 整体看中国石油业的海外布局,“巩固中东,发展周边,扩大非洲,开拓美洲”的十六字方针,以及绕开跨国石油公司直接与资源国对接的整体思路,已逐渐成为现实操作中的共识。 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路径在逐渐清晰: 2005年7月,沙特阿美公司参股25%的福建炼油乙烯一体化项目正式开工;10月伊朗新任外交部长穆塔基正式访华;12月,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轮值主席、科威特石油大臣法赫德在访华期间与中国签署了谅解备忘录,要建立一座年加工能力1500万吨中科合资炼油厂。 在新闻发布会上,穆塔基重申,伊朗希望成为中国能源长期的供应者,并透露双方正就多个油气项目的合作进行接触。不出意外的话,中石化有望在对伊朗石油合作上,发挥主导作用。 当最具成长性的石油消费国和最大的石油供应区域走在一起的时候,这种资源和市场之间的对接,不管面临多少曲折和不确定性,都注定会成为令世人瞩目的一道风景。 而周边市场的开拓,也在2005年,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2005年12月15日,从阿塔苏到阿拉山口的中哈输油管道正式开通,结束了中国无跨国油气管道的历史。收购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之举,则为中国未来在中亚地区布下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点。 随着俄罗斯天然气公司副董事长梅德维杰夫的正式访华,中俄之间天然气管道计划也开始浮出水面。 另一方面,随着中海油成功登陆尼日利亚,加上之前中石油在苏丹项目的成功,以及安哥拉在中国原油进口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石油业的非洲布局已渐次成形。业内人士指出,非洲是很有潜力和运作空间的供应区域。从这次尼日利亚的收购来看,法国道达尔公司有望成为良好的中介。 在北美,中石油在秘鲁、委内瑞拉等不少国家,已有相当的油气项目。随着中国与委内瑞拉的石油合作进一步密切,以及在厄瓜多尔完成的收购,立足之地渐稳。 从“大庆时代”到“海外大进军”,2006年的中国石油业,将在2005年奠定的海外扩张基调和路径中继续前进;只是,像优尼科那样大手笔和高调的收购,恐难再现。■ 策划: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