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教育致贫部门共识不能落后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09日 10:43 现代快报

  零点调查发布了《2005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研究报告》。结果显示:教育花费成为城乡居民致贫的首要原因。(2月7日《中国青年报》)

  调查算是新闻,但结果根本不能算是新闻。近些年来,在科教兴国、教育脱贫、治贫先治愚等旗帜下,不少家庭却几乎变成了赌桌前忐忑不安的赌徒:送孩子上学仿佛成了一场押上全部家当的赌博,赢了或许“脱贫”,输了注定雪上加霜。而在这场盛大的赌局中,失
败者似乎比胜利者更多,教育的致贫功能好像比脱贫功能还强。

  关于“教育致贫”,民间存在着广泛的共识:现象是客观存在且形势严峻的,原因是教育收费超出了普通百姓特别是广大低收入群体的承受能力,关键的解决之道是政府承担更多的责任、实现教育公共属性的回归。围绕“教育致贫”问题的讨论、研究更是一年多过一年,来自于专家学者和普通百姓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

  然而,政府主管部门则有另一种声音。张保庆无疑是目前公认最能说真话的官员之一,但即使是他也从未在“教育致贫”问题上与公众达成过一致。在教育部2005年第11次新闻发布会上,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张保庆谈到了“教育致贫”,他说:“这句话有一点道理……家里一下供四五个大学生,当然会穷了……让孩子都上大学是可以理解的,但必须要量力……中国的国情就是如此。不能把这样的事归结为国家和政府的过错,更不能随便说成是上学致贫。”在他看来,“教育致贫”只存在于大学教育领域,源于供养孩子过多,并非由于政府公共管理存在错漏———这显然与民间共识不同。由此可见,对于“教育致贫”问题,教育主管部门的认识与民间共识明显存在差异。

  民间共识早早形成,而部门共识却姗姗来迟。民间共识与部门共识之间有时差,这几乎成为一个定律,而并非“教育致贫”的专利。比如,

国家发改委近日表示,城市居民收入差距比较大且分配差距相当程度上是不合理的;事实上,这个论断早就是民间广泛认同的共识,并无新鲜之处。在“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问题上,部门共识总算赶上来了;而在“教育致贫”问题上,与民间共识一致的部门共识还遥遥未见。

  民间依据亲身感受,痛了就要喊痛,爽了就要叫爽;但主管部门就复杂得多,信息管道上存在无数个“把关人”,决策体系内交织着无数条利益链。因此,对于同一个问题,共识上难免出现时差。只不过,由于政府还担当着解决问题的责任,认识上的时差必然导致措施上的迟滞。在等待部门共识到来的漫长过程中,公众将承担巨大的成本。

  人们寻找过许多缩小时差的方法,民主决策或许是最好的办法。政府主管部门能否实现与民意的无缝对接和良好互动,决定着时差的幅度。如果目前的“时差”一如既往地保持下去,公众将无法摆脱“上不起学、看不起病”等痛楚的长期煎熬。

  【视点纵深】

  公共产品为什么不足

  教育被认为是国家应该提供的基本公共产品,它之所以成为城乡居民致贫的首要原因,是因为目前政府没有提供充足的基本公共产品,只能依靠公民自己去购买。

  那么,为什么我国的公共产品不足?一个解释是目前我们国家还不富,政府拿不出那么多钱,这种说法似是而非。虽然我们还不是发达国家,但比起改革前来却要富裕得多,为什么那时教育和医疗没有成为沉重负担?如果说政府确实囊中羞涩,为什么全国每年公车消费就高达3000亿元,比教育和医疗经费加起来还多?

  公共产品提供不足,归根到底还是缺乏对行政权力的问责机制。过去我们的政府是全能政府,掌握着几乎全部的社会资源。不受制约的行政权力,必然导致社会资源分配向政府部门自身倾斜。

  由于缺乏对行政权力的问责机制,中国财政支出最易膨胀的项目是公务支出和直接投资经济建设,社保、教育、医疗等事关公民切身利益的项目,却成为最薄弱的部分。仅仅呼吁国家加大对教育、医疗的投入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建立起对行政权的问责机制。只有在建立起真正的问责制之后,才能把政府打造成责任政府,唯有责任政府,才会有动力提供越来越多的公共产品。(马国川 北京职员)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2,2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