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预测准确性难以信服 现代化是社会综合运动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09日 07:10 东方早报 | |||||||||
早报特约评论员 陆志明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完成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6》已于2月7日发布。这份以社会现代化研究为主题的报告通过对纵向历史数据、横向国别数据的对比分析,指出中国在未来50年、乃至100年间的基本发展脉络,甚至提出了未来数十年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量化指标。
推出这份报告的本意在于勾勒未来中国发展的基本图景与基本路径,进而提前设定未来中国的种种量化指标。但很显然的一点是,量化分析不能涵盖整个社会的综合发展。早报曾针对上一份《现代化报告》,在社评《现代化不是“达标”更不是“跃进”》中提出,现代化是一个含义广泛的社会综合运动,而不是简单的经济指标达标。 首先,使用量化分析的方法亦不能跳出传统预言的窠臼。就实现量化分析的预测性而言,现代计量技术的发展还远未能够达到人们想象中准确预知未来的能力,对于时间跨度漫长的中长期分析,目前尚无可信的方法。基于如此的计量技术基础,对数十年后的现代化状况给出精确的量化目标,其科学性、准确性难以让人信服。 就指导性方面,纵然未来状况的量化指标得自于当前横向数据的对比分析,历史的发展往往出人意表。出于技术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当前数据的采样及发展路径的安排在几十年后往往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信息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让人不得不承认人们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预测难度越来越大。 更重要的是,社会的全面发展难以用简单的指标加以概括。虽然此次报告较之以往已经在现代化概念的认识上有了相当大的进步,但是鉴于报告本身选取样本数据的抽象性,完美再现整个历史与现状的信息始终无法做到。此后依据历史信息得出的结论,包括对将来现代化蓝图的描绘就缺乏现实的基础。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以偏概全在所难免,倘若执着于数据分析,更难免坠入机械唯物主义的泥淖。 具体来说,中国现代化建设所具有的内涵极为深广,从宏观来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从微观来看,牵涉到百姓日常生活的家长里短,政府宏观调控的富国强民。而该报告则简单的将社会领域分为三块———人口与健康,学习与工作,休闲与福利,以及四大方面———社会生活、社会结构、社会制度和社会观念。倘要详尽的阐述,任何一个方面中的一个小分支均可占据《中国现代化报告2006》的整个篇幅。 即便提供了完美的蓝图,中国现代化目标亦非唾手可得。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的是实现现代化的手段,而非完美的理想。如何提高就业率、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公平与效率的齐头并进可能是我们更应关注的现实。此外,一个切合实际、让人信服的蓝图才能激发大家实现蓝图的激情和斗志,如果这个蓝图需时过久,目标过于宏大,反而只能成为“空中楼阁”。 我们作出这样的分析,目的并不在于否认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的工作成果,真正的用意在于提醒读者科学辩证地看待这一报告:既要充分认识该报告的不足之处,防止出现以此为纲,以此为教条的形而上学;不顾实践发展的需要,再现以前出现过的教条主义、本本主义。近年来各级政府以GDP为纲,将GDP、城市建设与政绩挂钩的弊端早已凸现,在现代化建设问题上不宜再走回头路;同时也应充分观察到该报告的可取之处,其对实践的指导价值主要体现在当前510年的中短期内。因为在较短的一段时期内我国的基本状况不会出现较大的波动,计量技术的准确度较高,经济和社会建设可以按照既定的目标按部就班地实现,报告中提出的短期量化目标也能得到较好的贯彻实施。尤其是报告中提出的城市化、平均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覆盖率、按可比价计算的最低月薪等数据还是具有相当参考价值的。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