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地方军与中央军各抱一团 煤电如何才能不顶牛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07日 09:30 《中国企业家》杂志

  煤、电如何才能不“顶牛”?

  “地方军”与“中央军”各抱一团,促使煤电矛盾激化

  2006年全国煤炭订货会在济南闭幕,煤、电双方未能就重点合同电煤价格达成一致。多数重点合同“有量无价”,合同量同比也减少17%。煤电顶牛的根源是资源定价机制没有理
顺,“市场煤”与“计划电”之间天然存在矛盾。抛开这类老生常谈的东西,我们还能有一番更为细致深入的解读,否则,如何解释如下现象:煤企参会后,态度变得更为强硬,普遍提高了报价。

  目前,我国大多数煤矿归属地方,央企煤炭产量仅占10%左右,前八大煤企产量占比约为20%。发电企业的情况正好相反,两大电网、五大发电集团都是央企,央企发电装机占比接近50%;而且,集中度明显更高,五大发电集团装机占比约为35%。供需双方谈判时,哪一方数量多,哪一方就容易被分而破之,落入下风。在近年来的全国煤炭订货会中,煤炭企业痛定思痛,逐步走向空前的团结。电厂也不甘示弱,都聚拢在五大集团旗下。双方的头头脑脑趁着开订货会的大好时机,在各个宾馆、会场之间搞“串联”,互相鼓气,结成攻守同盟。结果,订货会上只剩下两个与会人员在PK,一个是卖方,一个是买方。两人都很牛气。卖方琢磨:不涨白不涨,你还能向谁买?买方寻思:涨了也白涨,你还能卖给谁?

  这两人也不是白痴,知道迟早得把买卖落定,但都指望着有关部委出面调停。该部委一出手,肯定得玩平衡:重点合同电煤价、火电上网电价同时上调。于是,煤企最终得偿所愿,电厂也无损失。但涨价的重点合同电煤仅占我国电煤总用量的35%左右,另外65%电煤早已市场化,人们对于煤炭市价的未来走势普遍不乐观。由于2005年燃煤成本上涨超过5%,电厂两三个月前就期盼着实施第二次煤电价格联动,却苦于有关部委态度消极,借此机会逼宫,便有望化危机为契机。事实上,在电煤价格完全市场化之后,该部委本不该如此被动。在调高电价之外,它还可以依法行政,按照《价格法》来调查煤、电双方是否都存在着同行之间“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的违法行为。如果这种大搞价格同盟的现象不消失,2007年的电煤大宗合同谈判还可能继续陷入僵局,不论届时上网电价实现市场化与否。

  在“地方军”与“中央军”抱团PK的背后,个别煤炭主产区地方政府的作用不容小视。不少煤企都是由当地政府组团参会,并统一了对外口径。近几年,这些主产区的煤企一直在合并重组,成立了不少省属大型集团,强化了地方政府对煤炭资源的控制。若以控股股东背景来划分煤企,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几大“地方企业”占全行业总产量的比重要高于35%,集约度不逊于电力行业。为了地方利益最大化,在上面有人的背景下,煤企的腰杆硬了起来,地方物价部门也不敢干预它们的价格同盟。

  总而言之,重点合同电煤价格市场化的实质,就是地方与中央企业利益、责任的再分配,产煤区再也不必为全国电价稳定做奉献,这个麻烦留给了有关部委。作为公用事业产品,终端电价不可能完全市场化,

居民用电价格调整需要通过听证会,工商用电调整也有一定阻力,因为它会影响当地经济发展。为此,当煤价上涨时,电价不可能有100%的联动,总得有人站出来承担责任,承受损失。——以前是煤企,现在是电厂,未来是谁?只能是各级政府,把隐性财政补贴显性化。

  (陈毅聪)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807,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