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天生的计划经济色彩让铁老大刀枪不入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06日 00:00 中华工商时报

  王擎/文

  春运涨价所引起的非议只是一个表象,其实它折射的是中国铁路的体制性缺陷。

  铁路天然具有集中调度指挥、按图行车、运输进款清算、承担社会公益性等基本特点,天生注定了其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因为也被称为“计划经济最后一座堡垒的产业”。

  熊伟给马凯写了一封信。

  熊伟,到目前为止,还算不上是个名人,曾经的一名普通记者。马凯,大名鼎鼎,现任国家发改委主任。

  信的题目是:“关于要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就2006年全国铁路春运期间火车票价调整方案按照《价格法》的要求召开听证会的申请书”。

  1月10日,铁道部发出《关于2006年春运票价实行政府指导价的通知》。通知称:春运期间,全国部分旅客列车将实行票价调整,其中硬座上浮15%,其他席别上浮20%,节前上浮日期为1月21日至27日,节后上浮的时间为1月31日以后。

  熊伟在信中写道:铁路运输企业事实上处于垄断地位,铁路客运票价属于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公用事业价格,铁道部在春运期间对部分旅客列车实行政府指导价,即涨价,必须要按《价格法》的规定,由价格主管部门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持召开听证会,听取广大消费者的意见,否则就是违法的,必将损害广大消费者的权益。铁路部门没有决定春运铁路票价是否浮动的权力。春运期间铁路旅客票价形成的法定程序是:由铁道部拟定票价报国家发改委,由国家发改委举行听证会,报国务院审批。

  熊伟要求,如果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就2006年全国铁路春运票价调整方案举行听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应在2006年2月底前承诺按照《价格法》的有关规定,在2007年春运开始前2个月,就2007年全国铁路春运期间火车票价是否应该上涨及上涨的时间和幅度进行听证。

  不知道熊伟是否清楚,其实早在2002年1月12日,原国家计委曾在北京铁道大厦举行过一次“部分旅客列车票价实行政府指导价方案听证会”,笔者曾有幸旁听了那场听证会。事后,媒体对价格听证会的评价更多的是“流于形式”。那场听证会的结果是,当年1月28日,铁道部公布春运票价实行政府指导价实施方案,票价上浮的幅度为:硬座15%,硬卧、软座和软卧上浮20%,学生票、革命伤残军人票价不上浮。此后的4年,没有再召开过类似的听证会。

  不可否认,铁道部是聪明的。因为他们选择了一个需求弹性最小的时机提高票价。春节要全家团圆在一起,是烙在每个中国人脑海里的传统。这个时候,就算票价上涨一倍、两倍,也会有如潮水般的人拥向铁路。来自于铁道部的消息称,1月21日,票价正式上浮的第一天,创造了春运节前发送旅客374万人的历史最高记录。

  这最高记录为铁道部创造的额外收益是可观的,截至1月27日,全国铁路春运节前发送旅客4939.4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486.2万人,4000多万人次乘以至少15%的票价上浮,实在是一个令人惊叹的数字;然而,这居高不下的客流量同时令铁道部涨价的重要理由:“分流客流”、“削峰填谷”大打折扣。

  其实,铁道部涨价车票理应产生的分流政策效应没有实现,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铁路客运发展速度缓慢,运输供给严重不足。

  2004年,全国在

高速公路上的投资为3600亿元。而在铁路方面的投资为600亿元,2005年提高到1000亿元,但仍远远落后于高速公路的投资。虽然普通群众对铁路的需求量巨大,但并没有带来投资量的增加,这是因为铁路客运几乎是亏本运营,投资的热情自然不高,我国现有铁路运营里程7.2万公里,但三分之二是在1978年以前建设时,改革开放以后,建设速度明显下降,国家对铁路投资从占国民生产总值2%下降到1%,而对铁路运输的需求则快速增长,缺口在增加。

  从这个意义上说,春运涨价所引起的非议只是一个表象,其实它折射的是中国铁路的体制性缺陷。

  铁路天然具有集中调度指挥、按图行车、运输进款清算、承担社会公益性等基本特点,天生注定了其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因为也被称为“计划经济最后一座堡垒的产业”。

  事实上,自1980年代开始迄今,国内学术界及铁路主管部门就提出了若干种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铁路整体改革方案,包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案、“网运分离”方案、组建区域公司方案、跨越式发展方案等。而有关于铁路改革“提速”的消息也不止一次地出现。但由于种种原因,改革要么不顺利、要么没有进展,要么“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有学者指出,“铁路改革”就是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真实写照: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产权配属和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已在所难免。然而,事情的复杂就在于中国铁路产业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利益集团,更要紧的是,这些利益集团既是人们寄希望进行铁路改革的初级行动团体,同时又是必须进行改革的对象。也就是说,改革者竟然是被改革者,被改革者竟然是改革者。在如此悖论之上,改革考验的不仅仅是智慧,还有自我革新的勇气。

  熊伟的信再一次提醒我们关注中国铁路,关注的焦点不仅仅是,民主行政应该得到真正的贯彻执行,我们更要关注的是铁路产业的诸多深层次问题什么时候能够真正触及得已解决,更要关注的是中国经济体制的深层次问题何时可以真正开始改革。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34,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