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2006世界经济论坛 > 正文
 

《财经》杂志:看清镜像中的中国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04日 17:26 和讯网-《财经》杂志

  佐利克对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的解释与其美国高官身份相符,是意料中事;但他阐发的中国所面临的内在挑战及其潜在外部影响,确乎切中肯綮

  胡舒立

  今年的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照例与中国春节相冲,所以来自国内的参会人士
不多。但有关中国的讨论,拜近年来中国“和平崛起”势头之赐,是最受关注的一类议题。笔者参加了一个关于中国的小组讨论,首先发言的,是美国副国务卿罗伯特佐利克。“中国热”红到发紫之时,此君所言,不可不仔细倾听。

  佐利克在美国政坛纵横多年,是一名老资格的外交家和贸易政策决策者。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佐利克在老布什政府任国务卿助理,代表美国参加过北美自由贸易区、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的谈判,并参与创建亚太经合组织;1992年担任白宫办公厅副主任和总统助理。在小布什执政后,佐氏于2001年重返政府,任美国贸易代表(USTR),以原老布什政府干将之身继续辅佐小布什;后于2004年转任副国务卿,为美国国务院第二号人物。佐利克出身经贸背景,对于安全背景出身的现任国务卿赖斯是一个很好的平衡。由于多年参与美国对外贸易决策,佐利克来往中国次数不知凡几,目前身负中美战略对话磋商机制美方牵头人之责,是小布什对外政策班底中少有的既位高权重又对中国有深刻了解的决策人士。

  2005年9月间,佐利克公开发表演讲,首次采用“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responsible stakeholder)”一词,表达对于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地位与作用的期待,被认为是代表美国官方对中国“和平崛起”之势的一次重要回应,举世为之瞩目。

  来到达沃斯之前,佐利克刚刚访问了北京,与中国总理温家宝、外长李肇星、副外长戴秉国、发改委主任马凯作密集会谈。此番亮相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正是其后的第一次公开发言;所讲的,又正是他眼中的中国发展路径,以及这一路径所面临的内在和外在挑战。透过佐利克眼睛所折射出的中国,对于身在局中的中国人,当不无启发。

  第一,无论佐氏走到中国哪里,不管是中央或是地方,打交道者是政府或是民众,他都发现,“全球化”——包括融入国际社会、加入世界贸易体系等等——都被看做是巨大的机会。

  第二,在中国之外,人们关心的是中国“和平崛起”对外部世界的影响。但佐利克告诉人们,一到中国内部,则可发现中国实则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内部挑战:积聚多年的不平衡,如内需不振与出口激增的不平衡、高储蓄率与社会保障网缺失的不平衡、东西部发展不平衡、高增长与贫富差距加大的不平衡、发展与环境的不平衡。这些挑战,可能会成为外部世界抗议他们所认为的来自中国的“不公平竞争”的目标。

  第三,佐利克相信,正面临着上述挑战的现有结构——权力无远弗届的政府+市场经济——不管由水平多么高的技术官僚来运行,仍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副产品:官员权力过大、腐败,至少也是信息不透明。建立一个法治体系是应对这些副产品的好办法,然而问题在于,司法系统的独立性并不充分。

  第四,这些内部挑战占据了中国决策者绝大部分注意力,但佐氏提醒,它们挑战不能构成中国无余力承担作为“Stakeholder”的国际责任的理由。中国已经是这个国际体系的“很大一部分”而且“越来越大”,应对上述挑战的决策以及执行过程本身,亦绝不可能孤立于全球化的进程之外,必须考虑到对国际体系的影响。

  第五,佐氏明言,美国鼓励中国融入国际体系长达30年,历经七届政府。中国过去25年发展一路向上,得益于美欧领衔创建并维护的国际体系良多。现在,“国际社会所面临的挑战,是敦促中国认识到自己可以扮演什么角色。比如说,在

人民币汇率和国际合作方面,来维护并调整现有国际体系。”

  身为美国高官,佐氏针对这些问题得出的结论,必然与其身份和立场相符,此是意料中事;但他阐发的中国所面临的内在挑战及其潜在外部影响,确乎切中肯綮。局外人的卓识,局中人不妨深思。

  据佐氏本人所言,在他前来达沃斯之前与温家宝总理的会谈当中,温总理针对其“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的发言,曾有十点回应。虽然我们未知其详,但从中国政府“转换增长方式”的决心和“建立

和谐社会”的执政目标,可知温总理的回应必然地具有实质性。事实上,中国副总理曾培炎1月25日在此间的发言直面中国发展不平衡之不足,详述中国政府“以人为本,长期持续全面发展”的决心和政策选择,并以“中国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国”做结,正显示了决策者对于有关中国未来的战略思考。这是非常令人欣慰和欣喜的事情。-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1,9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