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以市场换技术反思的反思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6日 16:31 《中国电子商务》杂志 | |||||||||
实际上市场是不得不开放的,即使别人不给我们技术、管理,难道我们的市场就封闭起来不开放了 马宇/文 改革开放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古往今来还没有哪个国家在类似于“中国特色”的环境
于是乎,我们就发现很多问题的讨论,实际是在原地踏步,顶多论述语言中加了几个标志性的时髦语汇,以证明此次讨论的内涵终究有别于上一次——而实践却早已经证真证伪好几遍了。 所谓对“以市场换技术”的反思就是一例。 在提倡自主创新的大语境里,很多有识之士再次郑重地高调提出“对‘以市场换技术’进行反思”。而反思的结论他们已明确:我们的市场是让出去了,但技术却没有换来;换来的不是不入流的技术就是二流技术,没有最先进的核心技术;大规模引进不但没有加强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反而侵蚀了我们自主创新的基础……这些似乎都很对,所以此反思一出,共鸣者众。 笔者认为,这种反思令人不解。反思是应该的,但为什么越反思越糊涂,以至于走向歧途? 其实与别人无关 首先,我们什么时候是靠引进来建立我们的自主创新基础?自主创新能力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国际竞争力的根本所在,而它又是建立在本国自身的制度环境基础之上的,怎么可能依赖别人建立起来?且不说我们想要核心技术人家给不给(基本的商业逻辑是,要么不给,要么代价足够大),即使给了,也不见得能用好,更难以达到水乳交融,化成自主创新根基的一部分——引进的技术能否消化吸收,起码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是纯技术层面的。接受的企业、员工已有技术水平达到了什么程度,能否理解、掌握更先进的技术,并将其转化成自身的技术能力;二是适宜的制度环境。整个社会、企业、个人是否有充分必要的条件以及足够的动力和压力来完成这个消化吸收过程,然后才谈得上是否有助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所以,当初引进技术的原意,并不是要以此建立自主创新的基础,这应是没有疑问的,后来的反思就有无的放矢之嫌。而在实践中,我们没有形成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该反思的恰恰是我们自己出了什么问题,与别人何干? 在实行开放战略后,我们或许只是意识到了不能封闭发展,封闭只能导致落后,必须引进、学习、借鉴别人的先进技术,以尽快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却并不应该指望把别人的一流技术拿进来,自己的技术水平甚至科研基础和创新能力也就变成一流的了。引进只能解决部分问题,并且主要解决的是时间和效率问题,而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尤其是自身的创新能力所赖以存在的制度基础。引进、消化、吸收,这本是任何一个国家、一个企业引进技术必须做的三个步骤,只引进不消化、不吸收,只能从自己的消化系统中找原因,而不能因此否定引进。若说开放、引进侵蚀了我们自主创新的基础,那更是把大前提都搞错了,我们当初不就是痛定思痛才开放的吗?原来那种封闭状态都让“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还谈什么自主创新呢?现在却连开放都否定了,再把市场封闭起来,不引进了,我们就能建立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了吗?假如反思的结果是回到早已被国民付出巨大代价换来的沉痛教训证明是完全错误的轨道上,这样的反思不是很可怕吗? 真正的反思应该是什么? 其次,我想,“以市场换技术”的反思者们至今为止还没把前提搞明白。原来的“以市场换技术”,只不过是对外开放战略中的一个从属战略,甚至更多是在战术层面的:开放是个大趋势,“以市场换技术”是想在这个开放的过程中,尽可能地获得更多的利益。在这里是把“技术”提了出来,但说“以市场换管理”、“以市场换观念”也未尝不可?况且,实际上市场是不得不开放的,即使别人不给我们技术、管理,难道我们的市场就封闭起来不开放了?市场经济讲究公平竞争,我们也一再强调平等互利,假如别人不给我们先进技术我们就不让外国的商品、资本进来(技术本来也不全是孤立存在的,一样包含在货物、资本中),那我们自己的商品、资本还出不出去? 2005年中国出口差不多8000亿美元,比进口还多大约1000亿美元,我们能不能把自己的市场关起来,别人的不让进,自己的也不出了?虽然那些反思者们对这8000亿美元的出口也颇有微词(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都是加工贸易、出口依存度太高等等),但就连他们也知道还不能不出。而在我们的商品、资本出去的时候,别人是否也应该让我们拿技术去换呢?假如别人看不上我们的技术,理直气壮地对我们封了关,我们又该如何处置? 其实,真正的反思,我认为现在的反思者们都没有做,那就是:“以市场换技术”隐含的前提是错误的。其错误:一在于封闭,二在于计划。有市场经济常识的人们都知道,“市场”既然可以被拿来与一种商品(技术)进行交换,那它就必须具备两个要素:第一是物质条件,这个市场的价值可以衡量而且必须是可支配的;第二是所有权明确。这就导出了两个基本前提:首先这个市场是封闭的;其次这个市场是政府的,或者起码是由政府来代行处置权的。或许,十年前这两个前提还部分存在,或者说有存在的合理性,而如今其错误也是显而易见的了。——我们应该很清楚,“以市场换技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适用,它的根本缺陷在哪里,今天以至今后还应不应该——不,应是“可不可能”继续实施“以市场换技术”。这本是层窗户纸,点破了也就没什么了,如果继续默认着这些错误的前提反思,反思的结果却又是强化这些错误,那才真是会令人遗憾而且感叹:我们连基本的学习能力也没有了吗? “以市场换技术”当然解决不了自主创新的问题,我这篇小文更回答不了如何才能实现自主创新的问题。但我知道,与其在那些错误的反思上下工夫,不如老老实实在基础教育、基础科研和制度建设上下工夫。或许见效慢,但那才是真正的底子。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